李霽連忙跟著跑了出去,回到了大堂裡卻發現已經沒有程菲的身影,也不知她到底是往什麼地方去了。
“她怎麼跑的這麼快?我和她前後腳出來,我剛走出更衣室她就已經不見了?”
帶著對程菲行為的疑惑,李霽抬頭看了一眼時間,11點23分,還沒有到和其他兩人約定好的時間,大堂裡也是空無一人。
李霽回到了更衣室裡,從周冰冰的櫃子上取下了鏽蝕的鎖。
鎖回到她手裡的下一刻,就像是融化了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霽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的雙手,不由得感歎一句:“這些道具真是神奇,也不知它們出現消失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如果自己的東西也可以想道具一樣隨心所欲的拿出收回就好了。”
隨後她打開了櫃子,拿出了裡麵自己的手機和周冰冰的筆記本。
這本筆記本上的字跡看起來已經有些時間了,紙頁側麵看上去都有些微微發黃。
翻開了筆記本,出現在眼前的是和入院登記表上相似的筆記,似乎更加可以確定這本筆記的主人就是那位前台的護士周冰冰。
筆記本上前麵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醫院裡記錄的遇到的病人記錄,其中包括了不少的“導師說……”“根據某某教材上的實例……”,看起來似乎是實習期做的筆記。
而且每寫了幾頁,就會另起新的一頁,重新開始記錄不同疾病的病人。
雖然李霽不是醫學專業的,但多多少少聽說過在醫學行業,實習生進入醫院後會經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全科輪轉,就是需要去各個科室裡學習工作,並且要獲得對應科室的帶教老師認同的。
周冰冰會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錄這些內容,甚至在一些病人病情描述的旁邊還會畫著對應器官病變的圖示,各色的筆跡填滿了每一頁,看得出來她在學習上是相當刻苦用功的。
還有一點——當時的安平醫院是由正兒八經的醫生門診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醫院裡看不到醫生,隻有護工和護士在為病人服務。
病人的記錄持續了大半本筆記本,就在李霽認為後麵半本也全是類似的內容時,病人記錄戛然而止。
“劉主任再一次找我談話了。他問我什麼時候加入實驗樓。可是我不想去啊,比起被囚在實驗樓裡做實驗,我更想在診室裡和病人麵對麵交流。
可是他說醫院已經決定取消診室?
為什麼?
沒有診室了醫院還怎麼治病?”
短短幾行字,就能看出周冰冰內心的震驚,這同樣也成為了李霽心裡疑惑的問題。
李霽繼續閱讀下去。
“劉主任今天在行政大樓開會說,今後醫院會采取ai診療功能,患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儀器上填寫症狀,儀器就會生成對應的病情診斷和檢測要求,病人隻需要前往檢測室就能夠獲得包括ct、核磁等一係列的全身檢查。
可是……這怎麼能一樣呢!病人是人啊,又不是機器,送進返修工廠檢測一遍就好了?他們需要的人文關懷呢?不重要了嗎?
這讓我們這些學了十年醫學的人都像個傻子!”
“同班的同學李美林從醫院離職出國了,因為劉主任也去找她談了話。現在主樓這裡的醫生不是被說服轉去了實驗樓,就是離職了,在崗的人越來越少了,就連急診那邊都走掉不少的醫生……我是不是也應該準備換家醫院了?”
“我告訴老公我懷孕的事,他卻很興奮地要求我可以辭職回家做全職太太了,還說什麼現在ai醫生比起我們這種還需要下班、休息的醫生來說更加便捷,我們的存在已經是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的,所以我們已經沒有工作的必要了。
我?
光明城醫科大醫學博士?
在家給你洗手做羹湯?
這都對不起我自己的十年苦讀!”
“我作為醫生,來自己工作的醫院做產檢,竟然全程沒有看到一個醫生?不是,就這樣的醫院,到底還有誰會來看病啊!”
李霽能感覺出來,周冰冰對於自己“醫生”這個身份是相當的自豪的。因此當看到醫院選擇依靠人工智能來治療這一個決策的她同樣是相當震驚且不滿的。
想著以前自己去醫院看病,路過兒科病房,被打針嚇到大哭的小孩會被醫生哄著吃糖,剛剛止住哭聲臉上露出笑容,下一秒醫生眼疾手快把針筒紮在了小孩的胳膊上……
如果把這一幕換成了機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