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回宮
燕行雲的車駕一路進了燕王宮建章殿,此處宮殿位於燕王宮東南角,燕行雲自從八歲時搬出秦夫人的毓秀宮就一直住在這裡。這幾年燕行雲雖然一直身在關外,在此處宮殿也一直有人每日打掃。
此次燕行雲奉旨返京,燕維疆還命人特意查看修繕了一番。燕行雲這次返回燕京隻帶了二百護衛,雖然人數不多,但這些人肯定無法全部帶入燕王宮。燕行雲隻帶了十名親衛還有高福回到了建章殿,其餘人和範公輔和王遠猷一起被安排在王宮外的一處宅院暫歇。
到了建章殿門外,雖有諸多不舍,但燕琪兒和燕行麟知道燕行雲一路車馬勞頓,需要休息,所以便告辭離去。此時已是晌午,燕行雲要在建章殿沐浴更衣用些飯食,下午要先去拜見燕維疆。
作為出鎮關外,並且拓土開疆立下大功的世子第一次反朝,隻是城門外簡單迎接肯定不行,今天晚上燕維疆要在朔望大朝的正殿朝天殿宴請群臣,給燕行雲接風。明天早上還要特開一次早朝,讓燕行雲在早朝上奏對關外情勢,在這之後的明日傍晚,在秦夫人的毓秀宮還有一場家宴。
也就是說燕琪兒她們最早也要等明天傍晚,才能再次見到燕行雲,這也難怪燕琪兒非要去城外迎接燕行雲,好在第一時間見上兄長一麵。
送走了依依不舍的燕琪兒和燕行麟,燕行雲帶著高福建章殿內走去。在院門口一名王宮禁衛將領對著燕行雲躬身行禮,“見過世子殿下!”
燕行雲目光一掃,看著眼前人一身都統規製的甲胄,略一思索,開口問道:“你是燕山中軍的吧,祥嘉十六年,山海關大戰之時,你是不是也在?”
那名將領聽到燕行雲這麼一說,頓時情緒有些激動,臉色都有些漲紅,“殿下真是記憶超群,末將乃是燕山中軍都統李繼陽,祥嘉十六年的時候隨周光嶽將軍在山海關前見過殿下!這幾日周將軍命末將帶人,護衛殿下。”
燕行雲笑著說道:“叫一個都統來給我看大門,你們周將軍也真是的,辛苦你們了!”
李繼陽再次抱拳垂首,“能護衛殿下,是末將的榮幸!”
燕行雲用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走進了殿內。燕行雲走後,李繼陽看著燕行雲的背影,神情依舊振奮。整個燕京城由燕山五軍鎮守,其中燕山中軍是騎兵,駐紮在燕京城外北郊,左右兩軍負責外城防禦,前後兩軍宿衛王宮。不過前後兩軍雖各有指揮使,但整個王宮的宿衛安排確實由中軍指揮使周光嶽負責。
周光嶽是貧寒出身,當年燕維疆隨著燕驥征戰時就是燕維疆身邊的親衛,當年燕維疆在遼西被齊格奇設伏,王公武的兒子王遠道斷後,周光嶽帶著燕維疆殺出重圍,拚死守護,才等來了燕驥的援軍。
燕維疆繼位之後,周光嶽就直升燕山中軍指揮使,一直負責王宮禁衛,除了祥嘉十六年那次原本想要圍剿遼陽王的戰事,燕維疆從沒把周光嶽派出去過。
周光嶽在那次山海關大戰前就是從二品的鎮國將軍,護軍,在山海關之戰後又獲封行在樞密僉事。前不久前兵部尚書楊衡論罪處死,原本的行在樞密同知江麟轉任兵部尚書,樞密同知的位子就空了一個出來,近日來就有傳言,說是周光嶽可能更進一步,升任樞密同知。
這樣一來,周光嶽很可能成為燕國立國以來,第一位沒有外放鎮守的樞密同知,這很可能是燕維疆在楊衡走私案之後想要提升在京樞密院的分量,與兵部互相牽製監管的舉措。
對於這些消息,燕行雲自然倍加關注,剛才門口那個李繼陽,燕行雲其實對他全無印象,畢竟山海關之戰已經過去了兩年,當年在山海關前,周光嶽確實帶著手下都統們拜見過燕行雲,但燕行雲怎麼可能記住李繼陽一個小小都統。
而恰恰是對李繼陽沒有什麼印象,讓燕行雲猜測他是燕山中軍中。因為在王宮內生活多年,對於宿衛王工的前後兩軍的都統以上將官,燕行雲多多少少有些印象,反而是燕山中軍一直駐紮在北郊,對其中的將領,燕行雲一個都不認識。
既然周光嶽負責安排宮中禁衛,派來的護衛將領燕行雲又全無印象,那麼大概率就是周光嶽從城外燕山中軍中抽調的。所以燕行雲就試探性的一問,果然如自己所料,如此一來,燕行雲憑著輕飄飄的兩句話,就讓周光嶽手下的一名都統,對自己感念幾分。
進了建章殿,還是一群熟悉的麵孔,這幾年原本建章殿侍候燕行雲的內侍和宮女大多還留在這裡。對於這些人來說,沒了要侍候的主子,雖然有些無所適從,平日裡也沒了許多賞賜恩典,日子過的有些清湯寡水。但他們都知道這位世子爺早晚要回到燕京,自己這些人還是有些盼頭的,而且沒有要侍候的人,每日打掃打掃宮殿,日子過的倒也愜意。
這次燕行雲返京,這些人早就打掃好了宮殿,準備好了熱水,都湊到宮門前盼著世子回來。燕行雲進了殿內,眾人皆是湊上來請安,燕行雲與眾人寒暄了幾句,惹得一些小太監小宮女不禁落下淚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福則吩咐著人準備伺候燕行雲沐浴更衣,再吩咐人傳膳,依舊如原來那般,每一道飯食高福都親口嘗了一遍。等燕行雲沐浴完畢,草草用了飯,沒時間休息,就趕往仁政殿拜見燕維疆。
燕維疆今日一如往常那般,辰時在仁政殿小朝會見了六部九卿,然後就一直在此處理政務。隻不過無論是參加小朝會的官員還是身邊的內侍,都察覺到王上今日有些心不在焉。
越臨近晌午,燕維疆越發頻繁的詢問燕行雲到了哪裡,回沒回到燕京,茶水喝的都比以往多了,又因為喝多了茶,頻頻出恭。等到接到回報說燕行雲已到了城門外,燕維疆露出了一絲笑意。
中午草草用了些午膳,燕維疆都沒有休憩,依舊開始批閱奏章,不過明顯更加心不在焉,明顯在等著燕行雲前來,隨著時間愈久,漸漸都有些煩躁。
為人父母者大抵皆是如此,近在眼前時也許不甚在意,但一旦離家遠行,便會愈發想念。更何況,燕行雲還是燕維疆亡故的發妻給他誕下的長子。
對於這個行事作風酷似先王燕驥而不像自己的兒子,燕維疆沒有向對幼子燕行麟那般寵愛,但也是在意的。這幾年燕行雲在外立下大功,又久未返京,燕維疆自然是思念。
平日裡這份思念因政務繁忙而壓製,但得知長子返京,而且目前還受傷未愈的情況下,燕維疆的思念擔憂之情就變得難以抑製。
終於到了未時三刻,內侍終於前來通稟,說世子在殿外求見。燕維疆平複了下心情,板起麵孔淡然說道:“傳他進來!”
喜歡燕頌請大家收藏:()燕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