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年三月六日,奉皇上之命,再次啟程商運航線。”
“將貨物送往琉球諸國進行貿易。”
“聽說最近幾天海麵風浪極大,不適宜航行,願皇上保佑一切平安。”
讀完這段話後,付旌瞪大了眼睛。
直播間的觀眾也沸騰了。
【什麼情況?貞觀十八年?皇上?】
【這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年號嗎?】
【沒錯,貞觀就是李世民的年號,在他的統治期內一直沿用。】
【那麼說,這是一艘唐代商船?】
【對啊,“琉球諸國”這個詞也是唐朝才開始這麼叫的。】
【臥槽,主播你到底找到了什麼啊!】
【竟然還能撈到唐代的沉船!】
付旌自己也被震驚了。
當他看到“貞觀”這兩個字時,濟漠就知道:
這回絕對是撿到寶了!
“看來,這個卷軸是一份航海日記。”
平靜下來後,付旌懷著敬畏的心情繼續看下去。
旁邊的熱巴更是激動不已。
為了防止她不小心弄壞東西,付旌開口說道:
“美小姐,彆急,讓我先看完這個再說。”
“呃……”
美人魚嘴裡發出了不悅的聲音,似乎不滿付旌把她當成一個搗蛋的孩子。
但付旌沒理會這個,而是接著往下看。
“貞觀十八年三月七日,海上風暴非常猛烈。”
“幸好船身堅固,暫無風險,隻有一些零散貨物被吹走了一些。”
“到達琉球港口時,需要休息一下了。”
這段內容沒什麼特彆的信息。
接著,他看向了卷軸的最後一段。
“貞觀十八年三月九日,我們開始懷疑當初出海可能是個錯誤。”
“船的龍骨已經被折斷,恐怕再也無法抵達琉球了。”
“把用於經商的虎符藏在箱子裡,不能讓它落入其他國家的人手中,以免被人利用。”
“願,老天保佑。”
之後,這本像日記一樣的卷軸再也沒有任何更新了。
這表明,寫日記的人以及船上的人都死在了千年前的風暴中。
不過畢竟已經知道了這裡曾經發生過沉船事故,所以這樣的結果也不算太讓人驚訝。
直播間裡的網友們聽完了付旌讀的信息後,紛紛發表感慨。
【唉,古代真是太危險了。】
【海上的商人經常麵臨這種危險。】
【葬身大海的情況時有發生。】
【不過,這也說明這些東西是從唐代留下來的!】
【加上唐朝的時間點。】
【難不成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沒錯!這條商船肯定走的是海上絲綢之路!】
【那旁邊的那個青銅護符,難道就是卷軸裡提到的商業通行令嗎?】
【正是如此,它象征著唐代的貿易之路。】
【這些東西可都是寶貝啊!】
【不僅如此,下麵還有一艘唐代的沉船!】
喜歡讓你捕魚,你捕鷹醬核潛艇乾甚?請大家收藏:()讓你捕魚,你捕鷹醬核潛艇乾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