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好一點的地裡,土豆畝產上千斤,而那紅薯,得有兩三千斤。”
蘇鈺一直都知道,池家坳那邊一直在說,他們能比縣城裡的人,早一步種上高產的糧食。
但是不知道,具體的產量是多少。
這會兒聽到斤數,忍不住咋舌。
“兩,兩三千斤?”
“對,據說還是保守估計。
若是地好一些,精心點伺候,可能三千多四千。
媳婦,你應該曉得,災年下的糧食,有多貴。
咱們這謝池坳六百多人,一路到這,都沒什麼糧食。
到時候光是靠山裡跟池魚家雜貨鋪賣的那些,遠遠不夠。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斷了。
糧食隻有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安心。
我想趁此機會,去問問池魚,能不能賣些給我們。
哪怕,一斤一百文,我都認了。”
他想,就算是一斤種下去,到時候肯定不止產一斤。
而災年在缺糧的時候,一百文可買不到一斤的糧食。
逃荒過一次的他,隻想安穩過日子,不想再換地方!
本就是地主家出身的他,自幼家境殷實。
逃出來前,家裡的金銀細軟都帶著。
彆說是一百文,便是幾兩,幾十兩,他都不放在眼裡。
何況他媳婦,陪嫁也豐厚。
蘇家在他們明陽縣,可是數一數二的富庶。
當年他媳婦光是壓箱底的銀子,就有三千多兩。
更彆說,後來陪嫁莊子跟鋪子,所產生的盈利。
蘇家被滅後,他們逃難之際,也大著膽子,悄摸回蘇家,拿了些方便攜帶的銀票。
隻是一路過來,他們習慣了財不露白。
所以村裡大夥兒可能知道,他們有點錢,卻不知道,具體有多少。
蘇鈺一聽他要去買糧食,瞧那意思,是去老池家,就忙說:
“你等我下,我回去跟安安說一聲,然後跟你一起下山。”
若不是安安今日來月事,蘇鈺也不會急著大晚上下山。
白天那會兒,她發現時,就去過雜貨鋪。
不過因池魚不在,看鋪子的是鐘家女,也就是那個池康的媳婦,她就回來了。
眼下這個時辰,她想,池魚應該回來了。
她準備問問,有沒有好一點的棉布,然後再問問,有沒有去年的新棉。
她想給安安做幾個乾淨衛生的月事帶,而不是用那草木灰。
她的安安,可是卿卿的唯一的孩子。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是要給她最好的一切,又怎能委屈了她?
因為是女兒家的事,所以宋重錦不知道,這個時辰媳婦為何要跟他一起下山。
等他們拿著池家坳人給的鑰匙,穿過木圍牆北門,到老池家的時候,裡麵好不熱鬨。
兩人並未貿然進去,而是站在門外喊:
“池家小娘子,你在嗎?”
池魚等人在吃飯,此時在這的,還有其他三房的侄媳婦跟侄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