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好,多謝夫人關心!”
她旁邊那個十來歲的女孩,則是感歎說道:
“夫人,這是我從小到大吃過最濃最香最好喝的粥!”
其他人沒說話,但是看得出來他們心中的感激。
也是,現在除了建州府外,其他受災的兩個府,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都極為艱難。
而建州府的老百姓,日子要過得好的,當屬安平縣。
眼下就連安平縣的百姓,都由一日三餐改成兩餐了,何況是其他地方的人。
“好喝就多喝一些,在這乾活,不說彆的,飯菜管飽!”
池魚的話對這些人來說,就是最大的恩賜。
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這些十來歲的孩子,正是能吃的時候。
至於那三個婦人,能被夫家趕出來,可見往常的日子,也是過得極為艱難的。
瞧她們那瘦弱的模樣,想來平時連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
更甭說,那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傷殘士兵了。
秦牧可是跟她說過,這些人都是軍戶,且家裡都沒人了的那種。
池魚對軍戶的印象,還停留在現代看的那些小說當中。
根據她的記憶,軍戶是世襲的。
身為軍戶,家家戶戶必須得有男丁參軍。
直到,最後一個男丁死絕,才可以不用入軍!
而眼前這些人雖是傷殘,但他們日後若是成親生子,他們的子嗣,同樣也要入軍。
想要脫離軍籍,隻能立功升官。
然而士兵千千萬,立功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
等到池魚的思緒回籠時,眼前這些人也已然吃飽飯了。
他們沒走,每個人就蹲在河邊,洗好自己的碗後,排成一排排。
池魚看了看他們,又看了看哥哥姐姐。
池巧抱著同樣吃飽的壯壯,側頭低聲對池魚道:
“小魚,這些人為了方便你記住他們叫什麼,阿牧給取了名。
那些傷殘士兵,因是軍籍,日後若有子嗣,還要回歸北疆,所以他們保留自己的名字。
他們的名字,回頭我把名冊給你。
你隻需記住,他們都是跟鎮北侯姓,據說是什麼方家軍啥的。
你可以喊他們的本名,也可以根據他們現在按年齡大小排的順序,叫他們方一,方二,一直到方十。”
池魚聽到姐姐的話,仔細看過去。
見他們缺胳膊少腿,但都儘量站的筆直,心下有些感慨。
她沒說話,隻是朝他們頷首示意了下。
池巧則是看向池二熊。
同樣沒走的池二熊跟池三豹,則是走過去,不知道跟他們說了什麼。
最後那十人,拿著自己的碗筷,跟池家三兄弟走了。
池巧等人走遠,才指著眼前這些男女,說道:
“小魚,我問過了,他們都是武寧府的人。
來自不同的縣城,不同的村落。
這三個婦人,從左到右,分彆為王翠丫、李菊跟陳三桃。
她們的年歲都不大,分彆是十九,二十一跟二十四。
三個小姑娘說自己沒名字,家裡都叫她們死妮子,死嫚子,賠錢貨。
我想了想,便做主給取了個,甜甜,蜜蜜跟糖糖。
希望她們往後的日子,能跟蜜糖一樣甜。
她們一個九歲,一個十歲,一個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