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魚有些不解,“為何?”
池巧道:“年前有一次我跟阿牧一起下山,那時候下的好像是凍雨?
當初快到那邊的時候,我就聽到藤繩崩斷的聲音。
但是當時趕時間,我就沒去檢查。
後來聽說,劉青山休妻的時候,他們也是走這邊。
本就出了岔子的藤蔓,在經過那麼多人後,更脆弱了。
然後又經過幾個月到現在,這風吹雨打日曬的,根本承受不了什麼重力。
哪怕這邊看起來還好,對岸那邊,肯定也不行。
這條路,算是廢了!”
一旁的陳小麥問:“大嫂,那咱們不管了?”
“咱們也管不了,回頭小魚你回去的時候,跟族長說一聲。
回頭讓他們自己再想想,看看有沒有辦法。”
池魚已經打定主意,如果這近道能重新修葺好,她又不缺錢的話,到時候拿出一筆銀子來。
屆時打兩條粗粗的鐵鏈,將兩岸連接起來,然後在下方,修一座木橋過去。
隻要鐵鏈夠粗,然後又維護的好,這吊橋怎麼都比現在的藤蔓索橋耐用,且還安全!
不過此刻,她拿不出那麼多銀錢,所以有些遺憾。
“那三嫂,咱們回去吧?那些山葡萄,我回頭繞路過去收!”
想來等阿牧回縣城,還得再耽擱幾天。
這時間,足夠她跑一趟去收山葡萄了!
“好!”
陳小麥才應完,她們的來時路,就傳來好幾個人說話的聲音。
池魚聽到動靜,立即將姐姐收進空間。
還不等她往回走,就看到池華和劉青山等人,扛著又粗又長的新藤繩過來。
“小魚!”
“阿華哥,你們這是?”
“這不是前段時間,我們發現這邊的藤繩不耐用了嗎?
你跟秦牧回來後,昨天他臨進山之前,跟族長說過這事。
按照目前這太陽曬下去,要不了兩個月,山下的水源會枯竭。
秦牧的意思,讓把這近道維護好,到時候咱們這裡下去的幾個村落,都要上山來運水。
這藤繩,就必須得換上新的。”
池華說到這,鐵牛也說:“昨天族長安排我們做這些事。
我們割了藤回去,讓族裡搓繩手藝好的幾個人,熬夜將這些弄出來。”
鐵牛說完這話,扔下肩上的藤繩。
池魚看向比她胳膊還粗的藤繩,又看了眼池華等人,說:
“剛才我跟三嫂想從這下山,但發現這藤繩壞了。
手攀上去,稍稍一用力,最外圍的藤蔓就直接崩斷。
目前這情況,根本不可能用新代替舊。
我怕人還沒滑過去,就直接掉下天塹了。”
要知道,從這邊到那邊,得有二三百米。
天塹底下,在以前是河流。
站在上麵往下看,哪怕看不見,也能聽到湍急的水流聲。
而如今,水流聲沒了,一眼根本就看不見底。
池華還當是啥,聽到這,哈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