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到這,望著裡頭的婦人說:
“劉夫人若是想買,得早點下手。
這果子,是賣家花高價從海外商人那買的。
他想用此換糧食,再捐給武寧府受災的老百姓。
為得是,給子孫後代積德。
眼下這些,全權交給府衙那邊了。
屆時,知府夫人會給大夥兒下帖。
此等好物,數量有限。稍一猶豫,或許就已經賣光。”
隨著喬氏這話一落,原本聽到走廊傳來動靜,而打開一條縫的其他兩間廂房,默默關上門。
能上這些雅間的,都是府城富戶出身的人。
在這裡消費,銀錢數目不能低於二十兩。
他們不缺錢,或許也不缺糧。
若是當真稀罕那果子,聽到這些,到時必定會去赴宴買的。
喬氏說完這些,就跟著池魚下樓。
還未等她們趕著馬車到郭富家,遠遠就見那邊房門是敞開的。
門外停了十來輛馬車,有人正不斷地往上搬一筐筐東西。
池魚等馬車停下,就說:“喬家姐姐,我先幫忙,你稍後過來。”
“好!”
本就在離家不遠處,沒一會兒,池魚就進去了。
空間裡大夥兒又摘了不少葡萄,她找機會放出來即可。
蘇夫人也來了,等到最後一筐葡萄被抬上車,她讓貼身嬤嬤親自護送那些果子回去。
自己,則是留了下來。
此刻她看了看池魚跟秦牧,最後卻拉著池巧的手,語氣難掩親切說道:
“周姐姐好福氣,才嫁到有福氣的池家,有個池小娘子這般大義的小姑子。”
池巧沒想到,蘇夫人會拉著她的手這麼說,甚至還精準的喊出她的姓氏。
她想,這夫人,應該沒少聽蘇大人叨叨。
而蘇大人,作為知府,治下的安平縣如何,肯定心裡有數。
她妹妹貢獻出來的東西,引起上頭的注意,他們家連帶被查清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故而聞言,狀似感慨道:“是啊,我也很慶幸,有小魚這樣的小姑子。
她不僅大義,還很孝順。現在我跟她幾個哥哥嫂嫂,都是她在養。
為了不給阿牧添加負擔,就努力想法子賺錢。
為了幫助族人建宅子,又想辦法弄出草木灰水泥。”
蘇夫人不僅沒反駁,很笑著附和:
“我也聽我家大人說,池小娘子腦子活泛。
聽秦大人說,此次購買果子的銀錢,是池小娘子想法子賺來的。
也聽他說,是池小娘子聽聞外頭老百姓的不易後,想幫忙又怕買不到糧食,給想的主意。
說來,我這個知府夫人,還不如她。
對了,我聽聞池小娘子手巧,還從海外商人那買了不知名的種子,最後種出來了。
上次我家大人說,那土豆跟紅薯,若是能夠在咱們大褚國推開來,那便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池巧再次笑著回道:“小魚還小,不值得夫人如此誇讚。
說來,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沒了爹娘,是我跟她二嫂三嫂,當做女兒,一點點養大的。
她許是怕這天災,導致那些孩子,小小年紀也沒了父母,便想儘辦法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