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書聲漫朔北,風動西域塵_克夫女穿成女王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書聲漫朔北,風動西域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書聲漫朔北,風動西域塵(1 / 1)

朔北的晨光總帶著幾分凜冽的清透,剛過卯時,新都東南隅的“融合學堂”外已響起細碎的腳步聲。青磚鋪就的校道上,穿著粗布夾襖的孩童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有的梳著漢家孩童的總角,有的留著牧民孩子特有的小辮,手裡都攥著一卷邊角磨得微卷的紙冊——那是黃玉卿讓人用粗製紙張印刷的啟蒙課本,封麵用墨筆寫著“識字明理”四個方正大字。

黃玉卿站在學堂東側的老榆樹下,身上披著件素色錦緞夾袍,領口繡著一圈淡青色的雲紋,是念北特意讓人給她做的,輕便又擋風。她沒讓人通傳,隻遠遠看著那扇敞開的學堂門,晨光從門楣斜斜照進去,落在講台上那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身上。

老者姓周,是去年黃玉卿派人從江南請來的老儒,據說曾在國子監任職,因得罪了京中勳貴才棄官隱居。如今他站在講台上,手裡捏著一支竹製教鞭,正指著牆上懸掛的木刻字牌,一字一句地教孩子們念:“日、月、星、辰……”

孩童們的聲音參差不齊,卻透著股認真勁兒。最前排有個牧民家的小男孩,約莫六歲,漢語說得還不利索,念到“辰”字時卡了殼,臉漲得通紅。周老儒沒有催促,隻是放緩了語速,又念了一遍“辰”,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頭頂:“慢慢來,咱們朔北的孩子,既要會騎馬來去如風,也要會識文斷字知事理,將來才好守著這片土地。”

黃玉卿望著那一幕,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口的繡紋。她想起三年前剛建第一所臨時學堂時,牧民們大多不願送孩子來——在他們眼裡,孩子該跟著牛羊學辨水草,跟著父兄學彎弓射箭,識那些“鬼畫符”有什麼用?是她帶著蕭明軒,挨家挨戶去說,又承諾學堂管早飯,還教孩子們認草藥、辨方向,才勉強來了十幾個孩子。

如今再看,這“融合學堂”已從一所擴到了五所,新都內外適齡的孩子幾乎都來了,連西域來的商戶子弟也托人求著要入學。變化這般快,倒讓她時常想起初到朔北時,那片連草都長不整齊的荒蕪土地。

“在想什麼?”

熟悉的低沉嗓音從身後傳來,黃玉卿回頭,見蕭勁衍穿著一身玄色常服,腰束玉帶,身姿依舊挺拔,隻是鬢邊又添了幾縷銀絲。他手裡提著一個食盒,顯然是剛從軍營過來,特意繞路來這兒找她。

“在想周先生說的話,”黃玉卿接過他遞來的溫熱手爐,指尖觸到他微涼的掌心,“咱們朔北的孩子,將來要守的不隻是疆土,還有這好不容易攢下的家業、定下的規矩。識字明理,才能懂什麼是‘守’,什麼是‘傳’。”

蕭勁衍順著她的目光看向學堂,孩童們的讀書聲順著風飄過來,混著遠處牧場傳來的牛羊叫聲,竟格外和諧。他眼底掠過一絲暖意,伸手攬住黃玉卿的肩:“你當初力主建學堂、辦書院,我還擔心牧民們不接受,如今看來,是我多慮了。”

“不是他們接受得快,是日子好了,人才有心思琢磨長遠的事。”黃玉卿輕笑,拉著他往學堂側門走,“走,咱們去看看念安和明軒那邊的‘武學堂’,聽說昨天明軒把他那套‘實戰兵法’教給孩子們了。”

武學堂就在融合學堂隔壁,是一處開闊的院子,用木柵欄圍出了操練的場地。蕭明軒正穿著一身勁裝,手把手教幾個半大的孩子握弓姿勢——那些孩子裡有漢家子弟,也有牧民少年,此刻都屏息凝神,盯著蕭明軒的手。

“拉弓時肩要穩,目光要準,心裡要想著箭要去的地方,”蕭明軒的聲音比幾年前沉穩了許多,他鬆開握著弓臂的手,看著一個少年射出一箭,箭簇穩穩落在靶心附近,不由得點頭,“不錯,比昨天進步多了。”

念安站在場地另一側,手裡拿著一張簡易的沙盤圖,正跟幾個稍大的孩子講解朔北的地形:“你們看,這是咱們新都的位置,東邊是草原,西邊是戈壁,北邊是山口——若是有敵人來犯,最可能從北邊山口過來,因為那裡地勢平坦,適合騎兵衝鋒……”

黃玉卿和蕭勁衍站在柵欄外,看著兩個兒子各司其職,眼底滿是欣慰。蕭明軒如今已能獨當一麵,處理軍政事務時條理清晰,對待下屬也溫和有度;念安則繼承了蕭勁衍的戰略眼光,對著沙盤推演時,偶爾提出的見解連老將軍在世時都讚過“有新意”。

“明軒這孩子,如今倒有幾分你當年的樣子。”黃玉卿輕聲說。

蕭勁衍搖頭,目光落在蕭明軒耐心指導孩子的身影上:“他比我當年細心,也比我懂得如何跟牧民相處——這是隨你。”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是念北的貼身侍女青禾,她翻身下馬,快步走到黃玉卿麵前,遞上一封書信:“夫人,小姐從西域回來的商隊那兒收到一封信,說是西域那邊有消息,讓您和將軍過目。”

黃玉卿接過書信,信封上沒有署名,隻蓋著一個小小的狼圖騰火漆印——那是念北在西域建立的商隊暗號,隻有重要消息才會用這個印。她拆開信,快速掃了幾眼,眉頭微微蹙了起來。

蕭勁衍見她神色變化,湊過去看了一眼,信上的字跡是念北的,內容卻簡短得很:“西域以西,有陌生部落異動,自稱‘羅刹’,持奇異火器,已吞並西域邊緣兩小部落,商隊探子不敢靠近,隻傳回此訊。”

“羅刹?”蕭勁衍低聲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眼底閃過一絲警惕,“從未聽過這個部落。”

黃玉卿將信折好,塞進袖中,目光看向西方——那裡是一片茫茫戈壁,再往遠走,便是西域諸國的地界,如今竟冒出個陌生的“羅刹”部落,還持有“奇異火器”,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念北的商隊一向謹慎,既然說‘奇異火器’,想必不是咱們見過的弓箭、弩箭之類。”黃玉卿的聲音沉了些,“得讓念安多派些探子去西域那邊,查清楚這個羅刹部落的底細,還有他們的火器到底是什麼東西。”

蕭勁衍點頭,剛要開口,卻聽見武學堂那邊傳來一陣歡呼。兩人回頭,見蕭明軒正將一個少年舉起來,讓他夠到掛在木杆上的小銅鈴——那是給表現最好的孩子的獎勵。少年笑得眉眼彎彎,周圍的孩子們也跟著拍手,連念安都放下了沙盤,嘴角帶著淺淡的笑意。

黃玉卿看著那片熱鬨的場景,眉頭漸漸舒展了些。她想起剛才在融合學堂裡,周老儒教孩子們念“天下大同”時,那些孩子雖然還不懂什麼意思,卻念得格外認真。或許這就是她和蕭勁衍一直努力的意義——讓朔北的孩子能安心讀書,能放心習武,不用再像他們初來時那樣,擔心溫飽,擔心戰亂。

“先彆告訴孩子們這件事。”黃玉卿轉頭對蕭勁衍說,語氣裡帶著幾分溫和,“讓他們先把這學堂辦得熱熱鬨鬨的,等查清楚了情況再說。”

蕭勁衍明白她的心思,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驅散了晨霜的涼意:“好,我讓念安暗中去查,不擾了這裡的清淨。”

這時,周老儒從融合學堂走了出來,手裡拿著一卷剛批改好的作業,看到黃玉卿和蕭勁衍,連忙拱手行禮:“見過將軍,見過夫人。”

“周先生不必多禮。”黃玉卿笑著回禮,目光落在他手裡的作業上,“孩子們的功課如何?”

“甚好,甚好。”周老儒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從作業裡抽出一張,遞到黃玉卿麵前,“您看,這是牧民家那孩子寫的‘家’字,雖然筆畫還生澀,卻寫得很工整。他說,現在有學堂讀書,有暖屋住,還有飽飯吃,這就是他的‘家’。”

黃玉卿接過那張紙,紙上的“家”字歪歪扭扭,卻每一筆都很用力,仿佛要將這個字刻進紙裡。她指尖輕輕拂過那筆畫,心裡忽然一暖——是啊,對這些孩子來說,安穩的日子,就是“家”;對朔北來說,百姓安樂,書聲不絕,就是“守”。

隻是她也知道,這安穩之下,或許已藏著遠方吹來的風。西域那邊的異動,就像一顆埋在沙土裡的石子,此刻還看不出什麼,但若不早做準備,將來或許會掀起驚濤駭浪。

她抬頭看向西方,晨光已漸漸升高,將戈壁染成了一片金紅色。風從那邊吹過來,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沙塵氣息,仿佛在低聲訴說著遠方的變故。

“周先生,”黃玉卿將作業還給老儒,語氣溫和卻帶著幾分堅定,“往後學堂裡,除了教孩子們識字,也多給他們講講朔北的故事吧——講講咱們是怎麼從荒蕪裡建起家園,講講守著這片土地有多重要。”

周老儒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她的意思,鄭重地點頭:“夫人放心,老朽省得。”

蕭勁衍看著黃玉卿的側臉,晨光落在她的發梢,映出一層柔和的光暈。他知道,她從來都不是隻著眼於眼前的人,她要的,是朔北能長久安穩,是孩子們能真正守住這份家業。

而那封來自西域的信,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雖暫時未起波瀾,卻已在兩人心中埋下了警惕的種子。他們都清楚,朔北的好日子,從來都不是等來的,是靠雙手掙來的,也是靠遠見守來的。

遠處的學堂裡,孩子們的讀書聲又響了起來,比剛才更響亮些,順著風漫過整個新都。黃玉卿握緊蕭勁衍的手,輕聲說:“走吧,咱們去書院看看那些新來的工匠,聽說他們琢磨出了新的織機,或許能讓牧民們的羊毛織出更好的料子。”

蕭勁衍應了一聲,兩人並肩往書院走去。陽光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青磚路上,與那些孩童的腳印重疊在一起,像是在無聲地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未來,既在書聲裡,也在他們的掌心間;既在眼前的安穩裡,也在遠方那尚未可知的風裡。


最新小说: 九印邪皇 我真不是仙二代 八零渣夫彆跪了,她被大佬寵上天 為複活女帝老婆,我被迫演狗血劇本 線上表白被拒,線下反被倒追 公主又嬌又媚,攻略帝師上位 全職法師 太虛天驕傳 嫁帝師,一胎兩寶,渣男哭紅了眼 主公,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