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的呢?有沒有?”
雖然楚晨跟自己說,金銀珠寶的數量很多,但寧海貝也不知道,他認為的多,跟他們認為的多,是不是一個量級?
趙家國回道:“少量也沒有。”
“近一年,有十起金銀珠寶被盜的報案,但都是單一的東西。”
“比如說,一條項鏈,一個戒指,一個手鐲。”
“同時被盜幾樣或者十幾樣的就沒有。”
寧海貝掛斷電話之後,看向楚晨,搖了搖頭。
“你說金銀珠寶是半年前埋的,但我問了趙隊,彆說最近半年了,最近一年都沒有大量,甚至少量金銀珠寶被盜報案。”
隻有極少的單個金銀珠寶被盜報案。
楚晨“嘖”了一聲,如果找不到金銀珠寶的失主,又無法確定死者的身份,這個案子就很難推進下去。
楚晨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有沒有可能,那些金銀珠寶是贓物?被偷了,失主根本不敢報警,也不敢聲張?”
寧海貝道:“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
楚晨覺得這是他能想到的最後一種可能了,也是最接近真相的可能了。
但寧海貝似乎並不是太認同。
“為什麼隻是理論上存在這種可能呢?”
寧海貝道:“如果贓物被偷,失主多半是不會聲張報案,這點我是認同的。”
“但小偷為什麼要把它們拿來深山野林埋起來的呢?”
“小偷既然敢偷這麼多金銀珠寶,多半也知道這是贓物。”
“隻要他們不被失主抓個正著,他們就是安全的。”
“因為正如你所說,失主不敢報案。”
“小偷有兩個,他們為什麼不把金銀珠寶分了,各回各家?”
“卻又千裡迢迢把它背到深山野林來埋起來。”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換作是你,你會這麼做嗎?”
寧海貝的話,猶如當頭一棒打在楚晨腦袋上。
這不符合邏輯啊。
他們為什麼把金銀珠寶帶到深山野林埋起來呢?
從現在的結局來看,這兩個小偷之間的友情並不堅固。
為了獨吞所有的金銀珠寶,其中一個一鋤頭把另一個給當場砸死了。
這麼塑料的友情,理應在拿到金銀珠寶之後,就直接分了,然後分道揚鑣。
這對他們雙方來說,是最穩妥的,也是最安全的。
可他們卻一起跑來這種了無人煙的地方把它埋起來,過幾個月之後,再相約來把它挖出來。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楚晨問寧海貝,“你有什麼想法?”
寧海貝搖了搖頭,“首先,我現在無法確定你這條線索是不是真實的。”
“從目前初步掌握的信息來看,不管這條線索真不真實,我們都沒法按照這條線索查下去。”
“因為沒有任何大量金銀珠寶被盜的信息。”
楚晨剛想說點什麼,這條線索絕對真實。
那是烏鴉親眼看到的,絕對錯不了。
但寧海貝說的也沒錯。
沒有任何這方麵的新聞,也沒有報案。
這件事即便發生過,但跟沒發生過一樣。
因為注定什麼也查不到。
寧海貝繼續道:“現在,隻能先將死者帶回去。”
“對照最近失蹤人員的報案信息,看看能不能先確定死者的身份。”
這些事情,就不是楚晨能做的了。
他知道的,都告訴寧海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