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鳴用相當篤定的語氣解釋道:“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類視覺係統相當龐大,占大腦皮層百分之三十。”
“相比傳統文字,圖形模式節約百分之四十認知能耗。”
“更厲害的是,圖形模式將令大腦釋放出五倍多巴胺,激活成癮性神經通路。”
“很多人刷抖音上癮,根本停不下來,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我做了這套,將文字轉換為漫畫的算法,在如今這個多巴胺經濟學盛行,視覺狂歡對抗存在主義焦慮的年代,應該會受到歡迎。”
季鳴說的輕鬆,仿佛他真能預見未來一樣。
而旁邊周子嵐,則一臉懵逼。
神經科學?
多巴胺經濟學?
存在主義焦慮?
這些名詞周子嵐都聽說過,但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成了自己完全不懂的內容。
然而周子嵐又不得不承認,季鳴的分析,似乎很有道理。
同樣一個故事,漫畫比小說容易看下去,動畫的接受程度,又遠遠超越漫畫。
也不知是好還是壞,反正現在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歡動腦子了。
周子嵐自己,曾經是一名狂熱網文愛好者的他,如今他刷短視頻,看短劇的時間,也正在變的越來越長。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算力。”
“遭到漂亮國全麵禁運之後,AI算力真的是又慢又貴。”
“租用這台服務器,花光了我所有積蓄,連飯都吃不起了,但可惜算力還是完全不夠。”
“讓文字生成動畫,要消耗大量算力資源,目前我們不可能做到,但生成漫畫,倒是勉強可以湊活。”
“對了肘子,你喜歡什麼漫畫風格?”
風格?
周子嵐微微一怔,季鳴的算法,居然還能自定義漫畫風格,看來這個小東西,似乎比自己想象中要強一些。
“我預設了一些漫畫風格。”
“大友克洋的賽博朋克風格怎麼樣?”
“他在【阿基拉】中,創造了機械解構主義。”
“摩托車活塞運動軌跡,完美符合四階貝塞爾曲線。”
“齒輪咬合精度,達到令人發指的零點五度,甚至比瑞士鐘表還精確。”
“排氣管熱力學,模擬采用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式,更誇張的是,他還用了全程實時渲染。”
“故障美學方麵,大友克洋將金屬疲勞裂紋的傳播速度,設定為十二個單位每秒,大約是真實物理學的三倍。”
“潤滑油泄漏路徑,完美符合曼德博隨機分型,短路火花塞的中心色溫梯度6500K,邊緣3200K,用這樣的方式,強化視覺效果。”
“另外大友克洋在設計城市空間的時候,還大量使用微分幾何學。”
“城市中的招牌密度,達到每平方米三點二個,霓虹光汙染強度,更是設定到一萬兩千流明,是目前國際標準的整整二十七倍。”
“奧林匹克廢墟場景中,道路曲率R值高達200,建築物傾角比比薩斜塔都誇張,達到驚人的17度,玻璃幕牆反射率,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二,而在在現實世界中,玻璃在材料學的理論極限,也隻有百分之八十五。”
“設計核爆炸場景時候,他將衝擊波前緣馬赫數定為12,將輻射光譜線數定為589,蘑菇雲粒子數量定為3.7億…”
季鳴很忙,在後台頁麵設定令人頭暈目眩的複雜參數,完全沒有注意到,聰周子嵐眼鏡下的瞳孔中,正冒出詭異的綠色光芒。
仿佛周子嵐此刻麵對的人,並不是睡在自己上鋪的兄弟,而是某種從地縫中忽然冒出來的,妖孽…
“你…”
“你竟然…用數學…”
“解…解構了大友克洋?…”
周子嵐聲音顫抖,近乎哆嗦,又帶著嚴重結巴。
熟悉漫畫領域的人都知道,大友克洋是真正站在巔峰的男人,號稱三大監督之一。
而另外兩位與大友克洋齊名的存在,一個是宮崎駿,另一個是押井守。
總而言之,大友克洋的江湖地位無需任何解釋。
季鳴如果真解構了他,就宛如解構了一尊動漫之神!
但這些並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季鳴將大友克洋的風格,變成了數字!
這就好比做飯,高手廚師總會告訴你,放醬油少許,蠔油少許,這類模糊用詞。
而季鳴卻準確無誤告訴你,醬油五點一三六八克,蠔油九點二二九四克!
這是什麼概念!?
數學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工具,沒有之一。
如果真的能夠將大友克洋的風格數學化,那就意味著,漫畫生成模型,將達到無限接近真實的程度!
“快,快讓我看看!”
向來以好脾氣著稱,溫文爾雅的周公子,此時哪裡還顧得了什麼形象。
直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彆急,慢慢來嘛。”
季鳴按著周子嵐肩膀,將他按回座位。
然後不緊不慢轉身,右手輕輕敲了一下鍵盤。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