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北川,隻是物換物的種類,雜了些而已。
李素問看著牆角堆到一人高的雜物,憤憤不平地抱怨:“也不止如此吧?可能他們還覺得咱傻,什麼都要。”
方才有顧客買東西時聊天正好被她聽見。
一個問另外一個怎麼過來買菜。
另外一個回答:“難得碰見沈家這樣的傻子,此時不來更待何時?”
“以物換物而已,人家沈家怎麼傻了?”
“以物換物沒毛病,你見過誰家收破爛的?你看他們家幾乎什麼都能換。家裡沒用的東西拿來換果蔬、鹵味總比扔著發黴長鐵鏽好吧?也好過給當鋪。當鋪那麼黑,十文錢的東西隻給五文,有時候才給三文。
沈家這果蔬生鮮超市能換的多。”
“那也不能說人家傻啊?人家隻是做生意厚道。”
“……”
聽得李素問都想把那人轟出去。
“娘,你彆生氣。傻不傻要分怎麼看。在她們眼裡,咱們家換東西比他們去當鋪當東西得利更多。
可是對咱家來說,這些都是所需物資,也比咱們四處兌換便宜,還能方便穀中那些人。”
農具、炊具、布匹、衣物等等,有新也有舊。
有人當破爛處理,有人隻為換一口吃食果腹。
而沈家需要這些東西來交換大山穀中的勞動力。
新的賣高價,舊物便宜些。
大家目標不同,傻不傻見仁見智。
沈嶼之皺眉,“可明日再如此,我跟你娘也不忙不過來。”
比剛進山穀那會兒還累。
那會兒累了可以在旁邊坐一坐,累的是身體。
如今身心俱疲。
“這樣,明日我讓秦征來幫你們。他自己來也罷,叫上其他人也好,讓他們清點物資。確定要的讓他們出價,我們隻管給等價果蔬、鹵味等。”
李素問點頭,“這樣可以。”
“另外我再想辦法整理一份價格表。”沈清棠補充。
之前兌換的方法沒有規則,很亂,想換東西還得現場商量。
以物易物會被貨幣取代必有其原因。
沈清棠想著需要自建一份價格表。
這份價格表隻沈家人看。
比如之前以物換物表上寫豬肉能換二十個雞蛋。
新物價表要改成:豬肉等於二十文,雞蛋一文錢一個。
這樣拿豬肉來換雞蛋的人,有多少豬肉就能折算幾個雞蛋。
“隻是打比方,不能真一斤豬肉換二十個雞蛋,那就虧死了。”沈清棠強調。
李素問笑罵沈清棠,“我跟你爹還沒傻到這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