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不夠貼合。
皮子厚了不方便,薄了容易紮破,不起作用。
沈清棠想讓大家幫忙編織一些棉線的手套,稍微有點彈性那種。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李素問代表大家發問,“可是,我們都沒有織過手套,不會啊!”
好問題,沈清棠也不會。
她攤手,“坦白說,我隻見過豬走路,也沒吃過豬肉。”
有個老嫗發問:“咱們不是前兩天才吃了豬肉?”
一群人被逗笑。
旁邊略年輕些的老太太笑道:“嫂子,棠姑娘的意思是她也不會編織手套,就是見過。”
眾人聽說沈清棠是為了保護將士們的手才想編織手套,都表示願意試試。
畢竟那些乾活的將士裡也有他們家的兒郎。
沈清棠二話不說,趕著馬車去城裡,采買了一批棉線回來。
又找出之前吃燒烤做的竹簽子,磨圓潤了些。
沈清棠拿了兩根竹簽,教大家織毛衣用的最基本的針法。
她也隻會最基本的。
想著能織成片再縫合起來。
厲害的人能直接織毛衣一樣織成手套,可沈清棠在這方麵是菜鳥。
她隻是提供其中一種思路。
古代女子繡工都特彆厲害,她們也會自己繡。
大家集思廣益。
有一部分願意試試沈清棠的法子。
有一部分想試試用棉布直接縫製五指開叉的手套。
總之,保證在兩天內趕出來足夠多的手套。
幾十個人生產幾百人甚至幾千人要用的東西,還是挑戰性相當大。
沒辦法,沈清棠回來恰好趕上秋收,沒時間準備。
***
第二日早晨出工前,沈清棠小隊和秦征小隊正式成立。
每個小隊各分二畝小麥和二畝大豆以及二畝水稻田。
看哪一隊最終先把糧食收進穀倉。
賽程要貫穿整個秋收,不是一天能完成。
開工前,沈清棠和秦征分彆為自己的隊伍打氣。
秦征那邊喊的很積極。
“咱們能給他們嗎?”
“不能!”
“咱們能贏嗎?”
“必贏。”
“贏不了怎麼辦?”
“給大家洗半個月臟衣服!”
“倒半個月夜香!”
“……”
秦征小隊裡每個人都無與倫比的自信。
沈清棠看看自家這個小隊。
最年輕的是個三十歲的婦女。
最年邁的大爺今年恰好是古稀之年。
無論年齡、身高、體重都跟秦征的人沒法比。
儘管,秦征一再強調,他還沒選自家精英。
沈清棠隻說了一句話,“咱們兩隊不是比著玩。我如果輸了,可能要賠給他們一千兩銀子。”
小隊裡傳來齊刷刷的倒吸氣聲。
“啊?”最前頭的婦女驚聲問,“一千兩銀子?這麼多!”
“嗯。”沈清棠鄭重點頭,“就這麼多。所以我的荷包能不能保住就看大家的。如果能保住的話,我還請大家痛快吃肉,痛快喝酒!”
方才還一副打算直接認輸模樣的老弱婦孺們像打了雞血一樣,雄赳赳氣昂昂的殺向田地裡。
第一環節是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