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裡正,有失察之責,削首以示懲戒。
一鎮巡檢,也被杖責三十。
一時之間,清河郡血流成河,李家村人人自危。
數十年方才平息。
這就是當年卷宗所記錄之事。
楊縣令現在想起卷宗所記之事,就忍不住頭皮發麻。
一夜之間,死傷者數千。
清河郡差點元氣大傷。
而這,僅僅隻是因為一個金礦。
想到白天看的事情,楊林又歎了口氣,問身邊的管家:“你說,這事本大人應該怎麼處理?”
管家啞然!
他深深的看了看大人,半晌才道:“大人,這事既然已經交給您了,您躲也躲不掉,不如去李家村看看?”
“也當提前巡視一遍,畢竟,知府大人府上的那位小祖宗,馬上就要去李家村了,我們提前去一趟,也可以體察民情不是?”
“要是有什麼危險,我們也能第一時間防範,並稟告知府大人。”
“哎!”
楊縣令又歎了口氣。
“金礦的事情非同一般,不容小覷!”
“王勇不是已經在石頭鎮了嗎,你派人和他說一聲,讓他先去一趟李家村,看看那邊有什麼不妥!”
“等大人把府試的事情解決了,再去李家村一趟!”
“是,大人!”
管家點了點頭,準備讓人送信給王捕頭。
“等等!”
楊林突然叫住管家。
管家停下腳步:“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讓他小心一些,彆出事了!”
管家點了點頭,確定大人沒什麼可說的之後,才轉身離開。
楊林看著管家離開,去裡麵換了一身衣服,重新坐在案邊,準備好好翻一翻卷宗。
雁過留痕。
他就不信了,幾十年前的金礦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座金礦,上萬兩黃金,咋就不翼而飛了,就這麼消失的無影無蹤,未免太扯了。
他是讀書人,自然不信什麼鬼神之說,就算有,那也是有人搗鬼,故意裝神弄鬼。
又認真翻看了一下卷宗。
這一次,楊林還真的有了新的發現。
因為卷宗之中,除了當年的涉事官員以外,還有李家村的人參與其中。
唔,也不算是。
此人是後來搬遷到李家村的,好像是什麼尋金人。
就是專門尋摸金礦之人。
類似於這種人,基本都是朝廷花錢養著的,也就是說,當年的金礦一事,是朝廷主辦的。
既然如此,為何沒有完善措施,反而讓金子不翼而飛了?
最重要的是,一個小小的尋金之人,可有可無,東西既然已經找到了,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離開,反而舉家搬遷到了李家村,還在那裡修建了房屋。
更是一住三年。
除此以外,還有一件事,楊林百思不得其解。
開礦需要工人,但當年,挖掘金礦之事,並沒有讓李家村的人參與,他們好像全然不知情。
直至裡正被斬首,他們才知道了一個事情輪廓。
就……
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