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器物藏珍,同尋故人_尋龍校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尋龍校尉 > 第449章 器物藏珍,同尋故人

第449章 器物藏珍,同尋故人(1 / 1)

棺蓋敞著,檀香混著朽木的氣息在墓室裡漫開。艾時的礦燈光柱落在張守約骸骨緊握的羊脂玉上,那“秦州”二字刻得極淺,卻像兩把小鑿子,在人心上輕輕敲了敲。

“這老頭,是真把心留在西北了。”劉胖子蹲在棺邊,看著那具骸骨,語氣裡少了幾分之前的油滑,多了點說不清的滋味,“一輩子守著城防,連死了都攥著這塊破玉。”

孫宇正用軟尺量著三足鼎的尺寸,聞言抬頭:“可不是嘛。你看這墓裡的東西,哪有尋常官宦人家的珠光寶氣?全是些文書、書卷、舊衣,說白了,就是把他生前的日子原樣搬到了地下。”他放下軟尺,在筆記本上記下“鼎高七寸,口徑五寸,三足帶紋”,“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東西看著普通,真論價值,未必比金銀差。”

艾時拿起那卷秦州防務圖,絹布雖已泛黃,但上麵的朱砂標記依舊鮮豔。他對著光仔細看,發現角落處有個極小的印章,刻著“樞密院印”——竟是當年朝廷存檔的副本。“孫大哥說得對。”他指尖劃過絹布上的關隘標記,“這地圖,還有那十卷《守拙集》,放到懂行的人手裡,能換半座宅子。尤其是這三足鼎,你看鼎身的纏枝紋,是典型的‘宣和樣式’,雖不是皇家器物,但看這銅質和工藝,是官窯為五品以上官員特製的,存世量極少。”

李超正用布擦拭那支狼毫筆,聞言湊過來:“真這麼值錢?我瞅著還不如懷德軍墓裡那頂頭盔亮堂。”他把筆杆轉了轉,紫檀木的紋理在燈光下泛著暗紫,“這破筆能值幾個錢?”

“你懂個啥。”孫宇白了他一眼,從懷裡掏出個放大鏡,對著筆杆照,“這紫檀木是‘金星紫檀’,你看這棕眼裡的金星,密密麻麻的,是老料。再說這狼毫,是‘北尾’,最適合寫楷書,張守約一輩子寫奏議,用的筆肯定講究。就這一支筆,到了文玩市場,能讓那些書法家搶破頭。”

李超撇撇嘴,顯然不信,但也沒再抬杠,轉身去翻右側耳室的書架。那些手抄本用麻線捆著,封皮是牛皮做的,他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卷《論語》,剛翻開第一頁,就“咦”了一聲。

“咋了?”劉胖子湊過去。

“你看這批注。”李超指著頁邊的小字,字跡潦草,卻透著股勁道,“‘民為貴,君為輕,秦州之民,甚於吾命’——這是張守約自己寫的?”

艾時也走了過去,借著礦燈光看那些批注。頁邊空白處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有對經文的解讀,更多的是結合秦州政務的感悟,比如“苛政猛於虎,吾在秦州,每減一稅,民便多存一升糧”,字裡行間全是務實的民生考量。“是他寫的。”艾時肯定地說,“你看這筆跡,跟墓誌銘上的一模一樣。這些批注,比《論語》原文還值錢,研究宋代地方治理的,能從這裡麵扒出多少東西。”

劉胖子摸著下巴,突然笑了:“這麼說,咱這趟沒白來?雖然沒挖到金條銀錠,但這些瓶瓶罐罐、紙紙卷卷,也能換不少嚼穀?”

“何止是嚼穀。”孫宇把放大鏡遞給艾時,“就說這三足鼎,去年蘇富比拍過一個類似的,南宋的,比這個晚了幾十年,還拍了八十多萬。這個是北宋的,又是張守約這種有明確記載的人物用過的,翻一倍都不止。”

艾時沒接放大鏡,他把防務圖小心地卷起來,用帶來的油紙包好:“我對這些東西的價錢沒概念,也不想知道。”他看向劉胖子三人,語氣誠懇,“之前說過,我幫忙是因為都是行內人,沒想著分什麼東西。這些器物也好,書卷也罷,你們該怎麼分怎麼分,我一分不要。”

劉胖子愣了愣:“你啥意思?白幫忙?”

“也不是白幫。”艾時的目光掃過墓室,最終落在斜梯的方向,“我有個不情之請。”

孫宇看出了他的心思:“你是想讓我們幫你找同伴?”

“是。”艾時點頭,聲音低沉了些,“我那三個同伴,跟我一起乘羊皮筏子翻了船,到現在沒消息。我一個人找不過來,黃河這段河道你們熟,能不能……”

“嗨,這算啥事兒。”劉胖子拍了拍大腿,打斷他的話,“你幫我們破了鎮煞牆,找到了主墓室,這點忙要是不幫,咱南派的臉往哪兒擱?”他轉頭對李超說,“回頭把咱那艘小木船翻出來,順河往下找,沿岸的村子也問問,說不定有人見過。”

李超爽快地應道:“成。我明天一早就去,帶上乾糧,往青銅峽方向找,那邊灘塗多,人要是沒被衝走,多半會在那兒上岸。”

孫宇也補充道:“我認識幾個沿岸的護林員,托他們留意著,有消息立刻捎信。對了,你那幾個同伴長啥樣?穿啥衣服?有啥特征?我畫個像,方便打聽。”

艾時心裡一熱,之前的焦慮散了大半。他趕緊把王勇、張老二和阿冰的樣貌特征細細描述了一遍:“王勇個子高,壯實,左眉角有個疤,總愛揣著把折疊鏟;張老二戴眼鏡,文質彬彬的,腰不太好,走路有點晃;阿冰是個姑娘,短發,說話厲害,貼身帶著塊玉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宇拿出隨身攜帶的炭筆和紙,邊聽邊畫,沒一會兒,三個人的輪廓就出來了,雖不精致,但特征抓得極準。“這樣就好找多了。”他把畫像折好,遞給李超,“明天帶著這個,見人就問。”

“放心吧,艾小哥。”李超把畫像揣進懷裡,拍了拍,“咱這地界,就沒有我李超打聽不到的事兒。不出三天,保準給你信兒。”

艾時拱手道謝,聲音有點發緊:“多謝三位。大恩不言謝,以後要是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儘管開口,北派艾時,說話算話。”

“客氣啥。”劉胖子擺擺手,轉身去看那些陪葬品,“現在說正事,這些東西咋弄出去?墓室離地麵三丈多,那石板還得原樣蓋好,不能讓人看出破綻。”

孫宇指著耳室角落裡的繩索:“我早備著了。用滑輪吊,分批次運,晚上弄,沒人看見。”他走到三足鼎旁,小心翼翼地抱起來,“這鼎先運上去,最值錢,也最怕磕碰。”

李超已經在洞口架起了簡易滑輪,是用兩個青銅環和一根粗麻繩做的,看著簡陋,卻很結實。“我先上去接應,你們把東西捆好。”他順著斜梯往上爬,腳步聲在甬道裡“咚咚”響。

艾時幫忙把防務圖和《守拙集》放進特製的帆布包,包墊著棉花,防壓防潮。“這些書卷得小心點,彆弄破了。”他把包遞給劉胖子,“張守約一輩子的心血,毀在咱手裡,說不過去。”

“知道。”劉胖子接過包,動作也放輕了,“咱是盜墓,不是毀墓。該拿的拿,不該動的不動,這是規矩。”他指了指棺槨裡的骸骨,“這老頭是個好人,咱彆動他身上的東西,讓他安安生生躺著。”

孫宇正用布擦拭那方端硯,聞言點頭:“說得是。玉佩就讓他攥著,那是他的念想。”

四個人分工合作,李超在上麵拉滑輪,劉胖子和孫宇在下麵捆東西,艾時負責傳遞。三足鼎、端硯、狼毫筆、防務圖、《守拙集》、幾卷重要的手抄本……一件件被小心地吊上去,剩下的穀物、舊衣、算籌,他們沒動,按原樣留在耳室裡。

“這些就彆帶了。”艾時看著那些碳化的小米,“不值錢,留著也讓這墓完整點。”

劉胖子應道:“成。咱要的是個念想,不是窮搜亂刮。”

等最後一件東西被吊上去,天已經快亮了。墓室裡恢複了之前的樣子,除了棺蓋沒蓋嚴,幾乎看不出有人來過的痕跡。艾時走到棺邊,輕輕把棺蓋推回去,隻留了條縫,讓檀香能透出來。

“走吧。”劉胖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上去歇會兒,天亮了還得找你的人呢。”

順著斜梯往上爬,外麵的天已經泛白,黃河的濤聲隱隱傳來,混著遠處村子的雞叫。簡易房裡,那些從墓裡運出來的東西被小心地放在八仙桌上,晨光透過窗紙照進來,給三足鼎的銅鏽鍍上了層金邊,端硯的石紋在光下像流動的雲。

孫宇正用秤稱那支狼毫筆,嘴裡念叨著:“這紫檀木筆杆,至少有五十年樹齡……”

李超在院子裡收拾小木船,船槳劃在水裡,濺起的水花在晨光裡亮晶晶的。

艾時坐在門檻上,望著黃河的方向。河水依舊渾濁,卻好像比之前看著親切了些。他知道,找同伴的路還長,但至少現在,他不是一個人了。

劉胖子端來兩碗玉米糊糊,遞給他一碗:“趁熱吃。吃完了,我帶你去沿岸的村子轉轉,說不定能碰著線索。”

艾時接過碗,熱氣模糊了眼鏡片。他看著碗裡翻滾的玉米粒,突然覺得,這趟黃河之行,雖然驚險,卻也不全是壞事。至少,他見識了張守約的墓,認識了劉胖子這幾個南派同行,更重要的是,他有了找到同伴的希望。

玉米糊糊的香味混著墓裡帶出來的檀香,在晨光裡彌漫開來。艾時舀了一勺,熱乎乎的,從喉嚨暖到心裡。他知道,不管是找同伴,還是處理這些從墓裡帶出來的東西,都還有的忙。但此刻,他心裡是踏實的——腳下的路,總算清晰了些。

喜歡尋龍校尉請大家收藏:()尋龍校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時間囚籠千年回響 穿書後,我和霸總契約結婚了 都重生了,必須打網球啊! 武魄不滅:焚天燼道 謝邀,人在天庭,剛成昊天! 我不想做女人,我要做男人! 第一次引領者計劃 情不忍釋 道爺我在娛樂圈當公關 儒林外史大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