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源哭笑不得。
戰士們在連長的招呼下也過來了,大家把地上的牛糞撕開,分了分,就開始往地裡撒。
這時候,連長去把蓄了水的大渠開閘,根據地形與種子的不同,每畝地的水量都不同。
這時候林德源改裝的水閘就起了作用,能夠良好分配不同土地的水量。
看著林德源安裝的水車和扇葉把水流分得明明白白,通過不同的分水渠分水到了地裡,連長心裡又是一陣感慨。
這是沒有條件,如果有條件,小林真不知道有什麼成就。
農場裡,戰士們赤著腳盯著水流,盯著每一處埋下種子的地方,平日裡以鋼硬著稱的三連戰士們,這個時候也展現出了鐵血柔情的一麵。
戰士們細心嗬護著這裡的每一顆種子,每一培土。
這不光是他們未來的福蔭,更是他們灑下無數汗水的心血,是他們要拚了命守護的希望的種子。
這並不是什麼遐想,而是寫實的種子,隻等著它們開花結果,才是大家最為期待的。
整個三連,整個農八師,乃至所有援疆的兵團戰士們的最大願望,就是來自這些土地裡的歲物豐成的收獲。
而連長對於這個關鍵時刻,也不免得有些憂慮,眼瞧著種子種下了,他的心情也有些複雜。
希望是種下了,但是能不能結果,還真的說不清。
連長拉著林德源走到了一旁,小聲的詢問道:
“小林,你說咱們的農作物能活下來多少?畢竟咱們這屬於那什麼來,酸型鹽堿地。”
“硫酸鹽型重鹽土。”林德源在旁邊補充。
“啊對,就是這個,就連師部的人都說,這裡不好種活種子。
所以啊,我這心裡頭還是有些擔心,萬一戰士們種不活多少農作物,那得多傷心啊。”
到了最後時刻,連長也難免有些沒信心,緊皺著眉頭。
他們日夜挖渠、墾荒,天天乾活十個小時以上,喝鹽堿水,粗糧都吃不飽,為的就是能在這片地裡種出糧食,萬一種不出糧食,恐怕戰士們的信心都會崩塌。
“放心把連長,成活率最差也在九成以上。”
林德源打包票,安慰連長。
聽到這話,連長心裡也放鬆了不少,小林說的,總是沒錯的。
種子種下,水流也分完了,大家也沒閒著。
燒紅磚的紅黏土磚胚也曬得差不多了,正是開窯燒磚的時候。
在大渠堤壩處,早就修建好了十座土窯。
光修建馬蹄窯這個事情,就耗費了許久的時間,三次衝水的二十一天時間裡,大家每次放水後都會抽出兩天時間來修建土窯。
三連戰士們修建燒磚的土窯,留有火門、火道,這是根據其他兵團經驗修建的磚窯,俗稱馬蹄窯。
這可是不知毀壞了多少磚塊得來的經驗。
連長帶頭,將所有模具裡的磚塊取出,以井字形分層放在磚窯裡,開始點火燒製。
用的柴火是胡楊木、紅柳樹等,這種木料火氣旺,需要專門看著火候不能出錯,連長又安排了人,分彆在是個馬蹄窯前輪班值守。
如果燒製三天,可以通過加注水來冷卻土窯溫度,這樣能夠縮短磚出窯的時間,但是通過這個方法燒出的都是青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