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探和大雍朝_寒門屠戶之子的科舉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章 打探和大雍朝(2 / 2)

他還沒等王偉回話,便又快速說道:

“吃了吃了!一碗糊糊倆饃饃,對付對付就行!”

二大爺樂嗬嗬地擺擺手,仔細打量王三牛,

“嗯,看著是比前些日子強點。你娘不容易啊,總算把你調養得能出來透透氣了。”

王三牛剛想順著話頭問問,二大爺那股子憋不住的談興已經噴湧而出,根本不用他引導:

“哎喲,說起這個,你是不知道啊,前陣子隔壁李家莊那家小子,也是身子骨弱,跟你差不多大,他娘給他找了個啥偏方,喝蛤蟆尿!

我的老天爺,你說那玩意兒能喝嗎?結果咋樣?上吐下瀉,差點把小命搭進去!最後還是鎮上仁心堂的坐堂先生給瞧好的……”二大爺拍著大腿,唾沫星子橫飛。

王三牛心裡默默吐槽:這二大爺的傾訴欲真是……一如既往的旺盛啊!

他耐著性子聽著,等二大爺說到一個氣口,趕緊插話,裝作小孩好奇的樣子問:

“二大爺,您老走過那麼多地方……外頭……外頭是啥樣的啊?大不大?有咱們村好嗎?”他故意把聲音放得怯生生的。

“大?嘿!”

二大爺果然被這問題勾起了豪情,一拍大腿,

“那當然大!咱們這清水村,擱外麵算個啥?屁大點地方!咱們這是鹹寧縣,上麵有長安府!長安府啊,那可了不得!城牆比咱們後山還高!那城樓,嘖嘖,氣派!街上那人多的,跟螞蟻似的,擠都擠不動!賣啥的都有,綢緞莊、點心鋪子、酒樓飯館……那叫一個熱鬨!比咱們這窮鄉僻壤強到天邊去了!”

“長安府……鹹寧縣……”

王三牛心裡飛快地盤算著,他繼續裝作充滿求知欲的小孩小心翼翼地套話:

“那……那皇帝老爺……在長安府住嗎?”

“嗨!皇帝老爺哪能住這兒!”

二大爺擺擺手,

“皇帝老爺住在京城!離咱們這兒老遠老遠呢!咱們現在是大雍朝!皇上是隆景帝老爺,聽說年富力強,是個好皇帝!”

大雍朝!隆景帝!

王三牛心頭一震。終於聽到朝代了!

“大雍朝……”

他重複著,裝作懵懂,

“比……比以前的朝代好嗎?我聽人說……以前還有蒙古人?”

“嘿!那可不是!”

二大爺來了精神,

“這你就問對人了!咱大雍朝的太祖爺,那真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當年那蒙古韃子多凶?騎著快馬,拿著彎刀,謔謔咱們漢人!搶糧搶人!多虧了太祖爺!

帶著咱們漢家好兒郎,硬是把那些韃子趕回草原吃沙子去了!這才有了咱們大雍朝的太平日子!”

王三牛心裡飛快地捋著:擊退蒙古人……太祖……這有點類似明朝開國,但朝代名字不同!他想起昨天看到的玉米棒子,趕緊問:

“那……那咱們現在吃的……那個黃棒子(玉米),還有地裡的紅薯,也是太祖爺那時候有的嗎?”

“那倒不是太祖爺那時候”

二大爺捋著胡子,

“太祖爺打下江山後,後來的皇帝老爺們,特彆是上一位先帝爺,眼光長遠啊!開了海禁,讓大船能出海!這玉米、紅薯,還有啥土豆……都是海那邊的番邦弄來的寶貝種子!

嘖嘖,你是不知道啊,這些玩意兒,產量高啊!不挑地!咱們村要不是靠著紅薯、苞米,光靠那點麥子,哪能家家戶戶填飽肚子?這隆景帝老爺登基後,更是太平盛世,隻要肯下力氣,沒災沒難的,混個肚兒圓不難!”

王三牛聽得心潮起伏。

開海?引進高產作物?這大雍朝的發展軌跡和他記憶中的明代有相似之處,但似乎更早也更順利?

至少沒聽說有什麼苛捐雜稅把人逼得活不下去。看來這確實是個相對安定、有發展潛力的時代。吃飽飯……對底層百姓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他心思活絡起來。既然環境尚可,那麼……讀書科舉這條路,似乎更有可行性了!想起昨夜爹娘的對話,他心臟砰砰直跳,裝作不經意地問:

“二大爺,那……那讀書考狀元……是不是很難啊?要花很多錢嗎?咱們村裡有人考過沒?”

“讀書?考狀元?”

二大爺一愣,隨即哈哈笑起來,胡子一抖一抖,

“三郎啊,你這小腦瓜子想得還挺遠!讀書……那是正經的青雲路!難!難得很!”

他掰著手指頭給王三牛算,

“先說這蒙學!你得找先生吧?鎮上倒是有位老童生開了個蒙館,一年束脩脩(學費)少說也得這個數——”

他伸出兩根粗壯的手指,

“二兩銀子!這還是隻認字開蒙!筆墨紙硯呢?那更是個沒底洞!最差的毛邊紙,一刀(一百張)也得幾十文錢!墨塊、毛筆,哪一樣不是錢?寫廢了多少張紙才練出個樣子?這還隻是認字!”

二大爺灌了口自帶的涼水,接著說:

“認了字,想考功名?那更了不得!得去縣裡考縣試!報名費、保結費(找廩生作保的費用)、考試那幾天的吃喝住宿……林林總總加起來,沒個幾十兩銀子打不住!這還隻是縣試!

考過了是童生,才有資格去考府試、院試,那才是考秀才!一路考上去,花費更是海了去了!咱們清水村?

嘿,彆說狀元了,往上數三輩兒,連個秀才公都沒出過!頂多出過幾個識幾個大字的,能在鎮上鋪子裡當個學徒賬房,那都算是光宗耀祖了!”

二兩銀子束脩?幾十兩銀子考縣試?筆墨紙硯持續燒錢?王三牛聽著,心裡飛快地盤算。王家殺一頭豬,不算工錢,光肉賣出去,能值多少錢?

記憶裡,豬肉十幾文一斤?一頭二百斤的豬,也就二三兩銀子?這還不算養豬的成本!地裡每年的結餘大半部分都進了家裡人嘴裡,每年也就餘個幾兩。

也就是他這兩年年紀漸長,身體也好點了,吃藥相對少了,才稍微有點結餘。不然這讀書的花費……對王家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難怪爹娘昨晚愁成那樣!

他正想著,大榆樹底下陸陸續續又來了幾個老頭老太太。二大爺一看老夥伴來了,立刻轉移了目標,嗓門洪亮地開始講起他年輕時走鏢遇到的“綠林好漢”故事,唾沫星子又開始亂飛。

王三牛知道再問下去也問不出太多,目的已經達到,便去找虎妞。

離開熱鬨起來的大榆樹,腦子裡卻像開了鍋。

大雍朝……太祖驅蒙……開海引進高產作物……隆景帝治下相對安定富足……

讀書之路……天價花費……

這些信息在他腦子裡翻滾、碰撞。前方的路,似乎清晰了一點點,但橫亙在麵前的,是王家那沉重的、幾乎喘不過氣的現實。

得想辦法,必須想辦法!


最新小说: 全世界覺醒者都聽著:老子是災厄 穿回九零,助力媽媽星途璀璨 結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漢就多胎 殺死那個史蒂夫! 穿越三角洲,我成為GTI乾員 掏空仇家空間流放,親爹一家悔哭 神豪,但日常係 我們[暗戀] 惠妃不想養崽(清穿) 從夢魘肝到不可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