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都對新總督的到來忐忑不安。
堅寶寧坐在辦公室裡,身著製服,穿著皮靴,已經得知總督的下一任職位。
何定賢聞言不禁笑笑:“格sir還是有靠山的,就算在港島搞出爛攤子,回去一樣能擢升。”
“哪有。”
堅寶寧手指夾著香煙,搖頭道:“外交官調任總督,主政一方算是擢升,總督調回主家隻要沒進議院,或者前往地方任職都是貶謫。格sir執政十年本來政績是很漂亮的,據說港島上交的稅收翻了三倍,按理而言,回去起碼能進議院當老爺,整個家族都能上一個台階。”
“現在卻隻是回外交部任職,乾兩年就要退休。”
何定賢失笑道:“不退休乾嘛?”
“乾到死啊!”
堅寶寧啜著了言,笑了笑。
“新任總督呢?”
何定賢翹起二郎腿。
“還沒定。”
堅寶寧擺明是有渠道回祖家收風,十公篤定的道:“礙於南洋與港島的局勢變化很快,祖家方麵暫時沒定下人選,將由輔政司長戴維德先就任署理總督,等到祖家確定人選才會派出新任總督。”
何定賢點點頭:“伱們內閣倒是很謹慎,其實換誰來都一樣啦,要麼收錢,要麼收屍,選一條而已。”
堅寶寧笑道:“人要適應環境。”
第二天。
總督格洪量搬出太平山總督官邸,帶著一眾署官在門口,對報社記者們講完卸任感言,便在車隊護送下前往半島酒店。總督將在半島酒店居住一晚,第二天乘飛機離開港島。
雖然,格洪量的行政目標一直是為大英服務,但其執政期間開放關口,收納移民,提出港人為主的口號,一係列措施不僅普惠到大批逃港者,還顯著的發展了港島經濟。
這確實讓葛洪量收獲到一定的民心,以何定賢的角度來看,格sir都算是一個“能臣”,肯乾事,乾的出成果,奈何,敵之英雄,我之仇寇,立場不同,隻有欣賞,沒有手軟。
署理總督“戴維德”發表電台講話,宣布就職,當天中午全港多個地下賭檔便已經開出盤口,賭戴維德可以署理多久總督職務,從一天到一年,一月內賠率越近越高,三月後賠率越久越高,中間賠率最低.
署理轉正更是開出一比一千的賠率。
因為,港島曆史上就沒有一任署理總督可以轉正,嚴格意義上,署理總督與總督是兩個職業,署理總督隻負責短期管理港島事務,往往由輔政司長代職,而輔政司長僅算本港升任的官員。
總督卻是政治家,上接殖民大臣,於議院有支持,下接殖民地洋行,可管理資本交通。
且總督任職時間長,可施行政策,署理總督任期時間短,隻負責銜接政策。
最終,戴維德任署理總督24天,新任總督為“佰立基”,前新加坡總督,在馬紹華就任首席部長之後卸職,現在被調來港島擔任第23任總督,顯然是大英意識到港島與南洋華人已經展開政治合作,新任總督不僅需要了解港島局勢,還需要對南洋局勢有了解,乃至於有影響力。才可能在與華人的鬥爭中勝出,將殖民地的帶回正軌。
南洋方麵,馬紹華擔任首席部長之後,大英又任職了一位新總督,但新總督已經完全失去統治力,佰立基可以算是最後一任具有實權的新加坡總督。
當然,末代總督於何時何地,都是一個救火隊員的角色。
讓佰立基擔任港島總督,或許是祖家對他的獎賞。不過南洋方麵華人卻對新加坡的傀儡總督都感到憤恨,一直給馬紹華施加壓力,希望華人除了參政權之外,還能拿到自治權,擺脫殖民地地位。
馬紹華作為華人中的強硬派,暴亂在行,政治談判卻是缺陷,在與大英代表多輪磋商之後,依舊沒有結果。特彆是當馬紹華成為首席部長之後,由在野轉為執政,麵對的問題無法訴諸以暴力。因為,他站上台上,已經要為經濟,時局負責,而他的政治無能一時間引來很大紛爭,新加坡出現數次千人以上騷亂,其中多有海定社的身影。
馬紹華迫不得已主動辭職,隨後,林有福在華人勞工陣線以及巫統、馬盟的支持下成功上位,成為第二位華人首席部長,負責與大英進行談判.
大館。
何定賢低頭掐住手表問道:“新任總督幾點的飛機落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