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
京外部向英代辦提出抗議,為新界事件發聲,發動群眾在英代辦大門示威。當晚,上百名群眾衝入英代辦駐址,在代辦領事辦公室內,貼上“支持同胞,反英抗暴”的大字報。
老家力量正式登場,給損傷慘重的新界市民打了一針強心劑。
由此,新界騷亂發展為國際事件,多方懷疑幕後有大國博弈。老家通過本次事件,再次宣告收回港島之決心,支持同胞之勇氣。人日報、大公報、文彙報等報刊,刊登該消息,由愛國學校之學生,上街向市民發放報紙,國家銀行中環總部在樓頂安裝揚聲器,進行鼓勵宣傳。
十七日,中環三百餘名佐派人士聚集,開始向太平山總督府遊行,在總督府門外張貼大字報,要求總督尊重新界人民主權,總督一度成為市民遊行示威的主要目標。
佰立基臨時轉移辦公地址至太平山警署,派出三百名軍裝警員維持秩序,當夜,總督府發生投擲炸藥事件,造成兩名公職人員死亡,港島首次宣布九龍、港島兩區共同實施宵禁。
但總督並未提高緊急狀態等級,依舊維持在“戒備”狀態,謹慎的使用武力。
東方銀行。
司馬祥穿著灰色西裝,戴著眼鏡,站在一塊電子屏前,回頭道:“九龍倉股價大跌,英資外逃,開始逐步買進。”
“買進九龍倉。”
黃世同猛的大吼。
五十餘名股票經紀坐在工位上,仿佛機器人接受到指令,紛紛拿起電話,撥打出去,大聲喊道:“幫我買進九龍倉。”
“全要。”
“有沒有九龍倉的股票?”
“叮叮叮。”
“剛有人掛售兩千股?”
辦公室裡。
電話聲吵成一片,像是銷售公司一般,其實股票市場最早期的樣子,就是菜市場買菜,吵吵嚷嚷。當“恒生指數”發布之後,各證劵公司才有一個認可的“公價”。
按照恒生指數漲跌,港股都會進行一定比例的跌漲,隻不過,個彆公司業務優秀,市值堅挺,偶爾會呈現逆勢上漲。上千號人紮堆在證劵公司裡,有人掛牌賣,有人掏錢買,場麵極其熱鬨。
現在港股已經有一定的規範,可以采用電話買賣的製度,但依舊要有人在證劵公司接消息,上櫃台進行買賣手續。彆看東方銀行裡坐著五十幾號人,證劵公司裡還有六十多號人在幫手。
“買進五千股。”
“買進三萬股。”
“剛有意大利賣家掛牌兩萬股!”
一名業務員大喊。
“全收!”
司馬祥大手一揮。
陳占表情緊張,上前勸道:“祥哥,收的太急小心砸底,要不要緩一緩?”
“大老板一口掏了五億現金出來,收一個九龍倉隻是前菜,吃前菜都磨磨唧唧,怎麼有胃口吃大菜?”司馬祥個子不高,在金融市場上卻極其有魄力,果決道:“買!”
陳占急得滿頭大汗,頭一回操盤上億現金,心裡難免有些發虛,生怕出現虧損給大老板宰了,但麵對祥哥的決定,還是回頭朝愣神的業務員講道:“買!”
“買!”業務員對著電話大吼:“隻要是九龍倉的股票,一股都不要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