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劉禪緩緩起身,對諸葛亮拱手道:“相父未出相府,便退了五路大軍,阿鬥敬佩。”
不愧是曆史上智力近妖的諸葛孔明,彈指間敵軍已破,劉禪心裡由衷地欽佩不已。
“相父今日之言,如夢方醒,是真正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
對於劉禪的馬屁,諸葛亮頗為受用,臉上雖然依舊淡然,眼中卻閃過笑意,隨即拱手回道:“陛下過謙,後續軍報還需陛下靜等幾日,待挫掉這五路大軍的銳氣,臣就準備動身前往長安。”
“這麼急?”劉禪詫異地問道。
諸葛亮點點頭,眉頭輕蹙,長歎道:“前線戰事吃緊,長安又是連接關中的軍事重鎮,萬萬不能有失,故而臣前往長安之事宜早不宜遲。”
“當然在此之前,臣要先替陛下主持完婚事。”
看著諸葛亮淡然的笑容,劉禪不禁莞爾,隨即輕聲道:“朕與星彩的婚事乃是私事,一切從簡便可,不宜鋪張,若婚事與國事發生衝突,還望相父以國事為重,莫要徇私。”
“陛下能如此想,乃蜀中百姓之福!”諸葛亮拱手再拜。
……
……
吳中建業。
孫權近幾日甚為焦慮,魏主曹丕興兵五路伐蜀,並不斷催促孫權出兵,孫權無奈,隻好先將兵力集中於廬江、柴桑一帶,至於要不要動兵,孫權依舊猶豫不決。
見此時機,張昭、顧雍等重臣勸說孫權,改元進位,孫權采納張昭建議,改年號為黃武。
“子布啊,魏主曹丕已發兵四路取西川,今日又遣使者前來問孤,何時出兵接應,你說孤該如何應對?”孫權看著滿鬢斑白的張昭,皺眉問道。
張昭沉思片刻,又看了眼身旁垂頭不語的顧雍,歎道:“曹丕失去了長安和雍涼,勢必想要收複,如今我等若不順從,必定跟他翻臉,成為仇敵...”
“老臣覺得,曹丕、孟獲、軻比能等輩,未必是諸葛亮的對手,不如我軍先假意備戰,明麵上安撫曹丕,坐山觀虎鬥...”
“若其餘四路勝了,西川告急,我們再趁勢奪取江陵亦無不可;若四路受阻,曹丕兵敗,我們則按兵不動,待來日再尋良機。”
“如此,便可保全我軍。”
孫權雙眸微亮,激動道:“此言在理,如此便不會結怨於西蜀。”
說完,孫權連忙安撫魏軍使者,整軍備戰。
……
半月後,未央殿內,百官齊聚。
蜀中群臣,除卻鎮守一方的將軍外,其餘文武皆至,身著官袍站在大殿兩側,就連諸葛亮也不裝病請假了,非常及時的參與朝會。
劉禪身著龍袍,端坐在首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群臣。
站在最前方的諸葛亮,羽扇綸巾,抱拳出列沉聲道:“陛下,半月前,魏主曹丕聽從太尉賈詡的建議,聯合軻比能、孟獲、孫權等輩興兵五路伐蜀,時至今日,已有了結果。”
說著,諸葛亮將軍報取來,欲要呈上。
劉禪卻擺了擺手,輕聲道:“相父直接念吧。”
“是。”諸葛亮將軍報緩緩攤開,聲音清澈道:“鮮卑首領軻比能兵進西平關,見馬超將軍武勇,不戰自退...”
“南蠻孟獲起兵攻取南中四郡,皆被李恢以疑兵之計殺回洞中...”
“上庸城趙雲將軍與魏將張合交戰,張合不敵,撤回至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