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平生有兩個弟子,其一名為馬謖,後因駐守街亭失利,被諸葛亮揮淚斬之,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擔任一軍統帥,但作為出謀劃策的謀士,他還是合格的。
其二便是薑維,薑伯約。
作為諸葛亮衣缽的傳承者,薑維在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繼承諸葛亮北伐遺誌,獨抗蜀中軍事大權,與曹魏周旋數十年之久,最終演繹出“一計害三賢”的絕唱。
成都軍校的校場上,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青石地麵上,映出斑駁的光影,劉禪與諸葛亮站在校場中間,望著操練火熱的兵士們,嘴角微微揚起。
“相父覺得這些學員如何?”劉禪嘴角含笑,轉頭看向身旁的諸葛亮道。
諸葛亮羽扇輕揮,目光緩緩掃視校場,輕聲道:“軍容嚴整,士氣如虹,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正當諸葛亮慨歎間,一道清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陛下,您找我們?”
劉禪轉身,看到一身戎裝的薑維和鄧艾正朝他拱手行禮。
“伯約,士載來了!”劉禪笑著看向兩人,兩人劍眉星目,身姿挺拔,麵容俊朗。
“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大漢丞相,朕的相父,諸葛先生。”劉禪引薦道。
薑維、鄧艾兩人看向眼前這位羽扇綸巾的男子,神情先是微怔,隨後當即上前,恭敬行禮道:“見過丞相。”
諸葛亮的目光落到薑維身上,忽然目光微凝。
眼前的小將約莫二十左右的年紀,一身銀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劍眉之下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整個人散發著銳不可當的氣勢。
不知為何,諸葛亮心中卻莫名湧起一種奇異的熟悉感,似是與他相識多年一般。
諸葛亮和薑維相互對視,劉禪也在一旁看著眼前的兩人,心中萬千心緒湧上心頭。
這是他們師徒跨越輪回的相見。
劉禪發誓,這一世,將不會再有“悠悠蒼天,何薄於我”,也不會再有“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複安,日月幽而複明”的遺憾。
“這兩位小將軍是...”諸葛亮看向劉禪問道。
劉禪這才介紹道:“他叫薑維,字伯約,天水郡人士。”
“旁邊這位名為鄧艾,字士載,義陽人。”
“他們是成都軍校第一期將領中,最為出色的學員。”
諸葛亮點點頭,目光中透著讚賞:“好啊,好一對少年英傑。”
劉禪眼中閃過一絲深意,隨後在一旁趁機說道:“相父,伯約和士載都是朕看中的人才,假以時日,他們軍校畢業後,定能成為沙場上的驍將,若相父不棄,可將二人收入麾下,傳承畢生所學。”
此言一出,薑維和鄧艾頓時瞪大了眼睛,能拜在諸葛丞相門下,是多少將領夢寐以求的機會。
諸葛亮微微一怔,隨即含笑道:“看來陛下對他們的期望很高啊!”
“也罷,既然陛下如此盛情...”他羽扇輕搖,沉思片刻後道:“亮這裡有一題目,若二人能答上,亮便收下他們,傳授畢生之學。”
薑維、鄧艾聞言站直了身子,他們知道,這場考校必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