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諸葛亮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
這小子把自己當成什麼人了?
“臣...也寧死不彎!”諸葛亮黑著臉,正色訓誡道:“陛下腦子裡整天想些什麼玩意兒,用這麼大的池子,這得浪費多少水,商紂王驕奢淫逸而亂天下,陛下莫非欲效仿其行?”
諸葛亮這話一出,劉禪瞬間就變得不開心了。
咋滴,剛才是誰在浴池裡享受來著?
“相父,話可不能這麼說。”劉禪不卑不亢地說道:“朕雖為帝王,但終究也是個凡人,是人總有懶惰享樂的一麵,朕雖建了這麼大的池子遊水,但可曾招攬美人入池戲水?說什麼驕奢淫逸,這話未免有些重了。”
見劉禪反駁,諸葛亮忽然露出一絲古怪的微笑:“建安十二年,臣受先帝三顧之恩,伴於先帝左右聯吳抗曹,那些年先帝與臣如落葉飄零,寄人籬下,半分都不敢懈怠...”
“到如今陛下坐擁荊襄、益州、漢中、西涼、長安、南中等數郡之地,已有二十多個年頭,但人的壽命又有幾個二十年?”
“臣今年四十有三,還能有幾年陽壽尚未可知,但臣想告誡陛下的是,如今益州治下百姓安定,官員清廉,正是擴張疆域的最佳時機。漢室尚未興複,國家尚未一統,陛下切不可隻圖享樂,偏安一隅而不思進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是每個帝王一生當中都要經曆的課題。
一旦皇帝有了享樂的想法,那這個國家可就危險了。
此時的劉禪很想大喊一句:朕將成都打造成了如此規模的大都市,過幾天好日子享受享受怎麼了?
當然,他最終還是不敢喊。
“相父教誨猶如醍醐灌頂,朕自當遵從。”劉禪一反常態,躬聲應道。
至於日後能否踐行,暫且不論,先應承下來再說。
主打的就是一個識趣。
“唉...”
諸葛亮恨鐵不成鋼的歎了口氣。
劉禪沒敢再刺激諸葛亮,光溜溜的父子開啟了沉默模式。
劉禪很有耐心,他心裡清楚諸葛亮大熱天的跑到這裡來,絕對不是泡澡這麼簡單。
果然,沉默許久後,諸葛亮開啟了正題。
“陛下,幼常的離間之計奏效了,曹叡親自率領大軍前往了函穀關。”
劉禪將酒盞放在石台上,水麵泛起細微的波紋:“司馬懿是聰明人,曹叡一時動不了他,若朕是司馬懿,見主上猜忌,當會辭官回鄉,另待時機。”
諸葛亮點點頭,緊接著道:“如此,北伐的時機已至。”
劉禪深深看了諸葛亮一眼,果然,不管是在哪一個時空,這位丞相對於北伐之事,還是一如既往的執著。
“放心吧相父,朕不會阻撓你北伐。”
說著,劉禪緩緩起身,走到池邊換上浴袍,繼續說道:“明日早會,朕將宣布北伐事宜,不過相父需準備一篇文章,當朝宣讀。”
“什麼文章?”諸葛亮怔聲道。
“《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