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賢,你知道大韓和泰國最大的區彆是什麼嗎?”行長“趙宇振”麵色從容的從沙發起身,麵帶笑意望著韓詩賢。
他感覺這位首爾大學畢業的金融高財生,身上還是有著平民出身的那點浮躁啊。一點都沒有政策組長,該有的那種自信神態。
看來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但是不能改變靈魂,沒有兩三代的熏陶。這些高材生們就算再有能力,也無法進入真正的上流社會。
“大韓和泰國最大的區彆在於,我們是發達國家,他們是第三世界國家。”
“這地球就是這麼赤裸裸,泰國和我們不在一個世界裡。”趙宇振言語中的傲慢,講起來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這一刻“韓詩賢”恍然感覺到,韓國上下已經在騰飛的經濟當中,迷失自我。標榜上了“發達國家”的稱呼又如何?還第三世界國家?
這個世界永遠都在一個地球上,大家不分彼此。什麼發達國家,第三世界國家,那都是美國劃分的規則。
同在美國的規則下,韓國和泰國能有什麼區彆嗎?
韓詩賢仿佛沒有看見趙宇振眼中的輕蔑,直直對上他的目光:“大韓和泰國沒有區彆,我們都打不過華爾街。”
“隻要金融風暴刮到首爾,我們大韓民族的漢江奇跡就不再了……”
“作為銀行政策組的組長,我希望申請銀行加息,並且提高金融手續費。”
這是“韓詩賢”唯一能夠想到,暫時遏製華爾街的辦法。最起碼能夠守住國內市場的陣地,拖延住華爾街的閃電戰策略。到時候,再以外貿市場為條件,向亞洲的其他大國求援。
相信其他國家,不會見死不救。
但是“韓詩賢”的態度,卻激怒了“趙宇振”。
因為從“趙宇振”能夠在四十出頭的年紀,就擔任韓國銀行的行長這一點,就能看出來“趙宇振”出身不俗。背後的家族,是韓國有名的大財閥,心中更有強烈的“大國主義”。
在他心裡大韓民國就是全亞洲最久遠的文明,全亞洲最輝煌的國家。有人在他麵前說,韓國和泰國沒什麼區彆?如果韓詩賢是一個男人的話,“趙宇振”已經拿起桌上的酒瓶,直接朝他腦袋砸過去了。
但是韓詩賢是一個漂亮的女人,趙宇振還是要維持好風度。於是他深吸一口氣,走到韓詩賢麵前道:“現在加息會造成市場恐慌,並且暴露出韓國銀行的自信心不足。”
“提高金融手續費,會打擊股民們的熱情。”
“現在局勢一切大好,你的提議無疑於自毀長城,我是不會同意的。”
趙宇振和韓詩賢看待這件事情,完全就是兩個角度。韓詩賢眼中最好的辦法,在趙宇振眼中卻是最愚蠢的舉措。
提出這種建議,真有一些不符合她金融高材生的學位啊。果然,學位越高的人,越是不接地氣。
而且她難道不知道,當前股市向好,經濟高速發展,對於他們韓國銀行來講有多重要?這些可都是政績啊!
一點點的泡沫算什麼?在其位謀其政,先把自己的政績做好,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地方。等到以後升任財政部,黑鍋自由會由下任行長去背。
何況,趙宇振最大的底氣,就來自於美韓的“友誼”。
他相信大哥是不會隨便打小弟的,韓國為美國布局亞洲的地緣關係,貢獻了很大一份力。華爾街會打泰國,港島,新加坡,肯定不會來打韓國。
所以論能力和眼光,趙宇振其實並非庸人。隻是他對於“友誼”的認知,實在太過於粗淺,居然把一切希望寄托給資本家的良心。
韓詩賢看著趙宇振,把黑的說白的,心裡忽然生出一股明悟:“癡迷成功,沉迷繁榮。”
“大韓高層的盲目自大,已經把國家安危,交給了資本家的良心。這一場盛世危機,大韓死定了。”
有朝一日,她要是能夠成為女總統的話。她絕對不會狂妄自大的追求標簽,什麼發達國家?做一個永遠的發展中國家不好嗎?
韓詩賢心生絕望的時候,趙宇振卻是走到辦公桌旁,伸手拿起了桌角的那瓶洋酒。看著酒標欣賞了一番,再將這瓶酒放到韓詩賢手上:“你應該回去學學怎麼品酒。”
“以後多出席一些酒宴,學學怎麼做一個社會名流。”
“記住你的身份,你是銀行政策組的組長,一名銀行要員。”
……
而在韓國銀行麵對危機無動於衷的時候,韓國一家金融公司內,一位名為“尹正學”的證劵經理,站在老板的辦公桌前,毅然而然的遞上了辭呈。
“正學?你是我最看好的年輕人,渡過實習期後,就將安排你進入精英組。”
“你真的確定要辭職嗎?”證劵行老板有些不可置信,抬頭看向麵貌俊朗的後輩。
隻見“尹正學”穿著一身西裝,非常自信的點點頭道:“是的,我在上午就將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