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搜狐媒體大廈。
影視製作部的辦公室裡,劉明麗看著眼前一臉無辜表情的齊良,忍了半天最終無奈的歎了口氣。
作為一個新部門的新負責人,她上任以後麵臨的最大困難就是人手不夠。
彆看她現在的職級挺高,還掛著部門總監的名號,但其實手底下根本就沒有幾個人。之前的老員工都被調到了上一級的內容編輯中心,她接手的影視製作部基本就是個空殼。
也正因如此,之前在人事部看暑期實習生簡曆的時候,她第一時間看中了“北電管理係影視製片專業”的齊良,直接把人要了過來。
當然,她也承認自己當時是有點看臉了。畢竟齊良那張跟青春校園劇男主一樣的照片,在一眾“眼鏡+格子衫”裡顯得格外突出。
隻是沒想到,前後不過兩天的時間,人家真的變成青春校園劇演員了,而且還是自己把人送過去的。
她現在很想罵人,但又不知道該怪誰。
怪姚婷婷?人家是導演,見到符合角色的演員就邀請參演這一點毛病沒有;
怪齊良?他隻是個暑期實習生,連工牌都還沒有呢,遇到這種機會答應下來簡直天經地義;
怪自己?閒著沒事怪自己乾嘛。
想了半天,她最終無奈的道:“算了,既然劇組那邊覺得你適合角色,那就這樣吧。反正公司自家的項目,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謝謝總監,其實我本來是想先說一聲的,但朱總那邊直接把合同拿過來了,我也沒好拒絕。”齊良假惺惺的客氣了一句,順便把鍋全都推在了朱振華身上。
果然,聽到這事是朱振華安排的,劉明麗沒有再說什麼。她剛來搜狐的時候,就在朱振華手下工作。直到後者離開,搜狐又經曆了一係列人事變動,她才升任了這個部門總監。
算了,反正隻是個暑期實習生而已,再招個人就是了。
就是可惜原本想找個小帥哥放在部門裡養養眼,說不準還能勾搭兩個其他部門的員工姑娘過來,這下沒機會了。
想了想,劉明麗看向齊良道:“你先配合劇組那邊把戲拍完,至於實習生的身份,影視製作部這邊先給你留著。等之後劇拍完想回來的話,還歡迎你回來。”
“多謝總監。”
眼看劉明麗對自己沒有什麼芥蒂,齊良也放下心來。
作為有著豐富圈內經驗的“老油條”,他深知混影視這行的首要訣竅就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哪怕不是朋友,也最好彆得罪。
畢竟,這些人想幫你成事不容易,但動動手腳壞你的事可太簡單了。
而且對於劉明麗這個年輕的“領導”,齊良也是挺看重的。
按照他前世的記憶,這位雖然現在隻是個剛上任的“光杆司令”,但用不了幾年就會成為搜狐自製領域的核心人物,手下出過不少大製作熱門劇。
齊良前世和她合作過一次,不過那時候對方已經跳槽到了騰訊,是鵝廠三大事業群之一的製片人,手上的資源更多了。
且不說齊良這一世想往演員方向發展,就算他還想走幕後,和這姐姐保持一個不錯的關係也是很有必要的。
……
解決掉一個隱患,齊良也終於可以放下心來開始準備自己的角色。
雖然前世有過不少的表演經驗,但他演的基本都是配角,而大多還都是帶著玩兒票的性質,心態上很放鬆。
可這次不同,自己要演的是正兒八經的男二,雖然隻是最簡單的校園青春劇,但感覺還是很不一樣。
《匆匆那年》規劃是在月底開機,而在這之前主演要提前一兩天進組準備拍定妝照還有劇本圍讀之類的,算下來也就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
這倒不能說是搜狐不重視這個項目,恰恰相反,單集超百萬的製作成本對於剛剛起步的網劇市場來說,已經是相當大的手筆。
也由此可見,搜狐視頻對這個項目還是相當看重的。
接下來的幾天,齊良除了研究劇本和角色外,再就是堅持運動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