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體大廈,影視製作部。
劉明麗走進辦公室,略帶疲憊地坐在了椅子上。
今天是搜狐每季度一次的全體部門會議,所有部門的負責人都要一一和老板張朝陽彙報,她就是剛剛從結束的會議上回來的。
如果隻是彙報項目進度的話,劉明麗倒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真正讓她心累的,是自己申請借調人手的請求被拒絕了。
之前說過,搜狐的影視製作部是一個剛成立的部門,連上劉明麗這個總監一共也就四五個人,還基本都是搞行政的。要負責影視項目,缺乏專業的人員。
若非如此,她也不會對齊良這麼一個實習生的去留那麼在意。
今天會議,劉明麗本想趁著自家老大對自製網劇業務的重視,申請借幾個人過來。未成想,卻被內容中心的負責人直接回絕了。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內部利益衝突。
這個“內容中心”,其實就是之前負責搜狐影視製作方麵的部門。之前網站的幾部自製劇,諸如《屌絲男士》《我的極品是前任》《錢多多嫁人記》《東北往事》等等,都是他們負責製作的。
直到今年年初,張朝陽這位“首任互聯網教父”養病歸來,看中了網劇賽道,然後就開辟出了影視製作部這個新部門,順便把之前有製片經驗的劉明麗提拔了上來。
換句話講,她現在這個位置,相當於是從內容中心身上硬薅出來的。雖然名義上還受內容中心管轄,但其實是個獨立的新體係。
既然如此,內容中心自然不可能對這個“拿走”自己業務的影視製作部那麼和氣。剛剛開會,聽劉明麗說要借幾個人,直接當場就拒絕了。
人家的理由也很充分,表示自己這邊正在籌備新電影《煎餅俠》。這是搜狐第一次主控電影製作,各個方麵都需要人手,他們實在是“愛莫能助”。
網劇對比電影,張朝陽顯然是更看重後者,自然也就同意了內容中心的理由。反正《匆匆那年》這邊還有朱振華的小糖人文化在負責,撐一段時間沒問題。
“唉——”
劉明麗歎了口氣,說到底,還是目前的影視製作部沒有什麼成績,所以在搜狐內部說話也沒什麼份量。
這種事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她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匆匆那年》這部劇能帶來一個絕佳的成績。
隻可惜,她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沒辦法實時掌握劇組的情況。
好在,她在劇組還有一個“眼線”。
毫無疑問,這個“眼線”自然就是齊良了。作為《匆匆那年》的男二號兼影視製作部實習生,沒有誰比他更適合這個工作。
當然,劉明麗也不需要他真的做什麼,隻需要劇組有什麼情況的時候和她說一聲就行。
安排是這麼安排,但其實她還沒怎麼正經看。一來是這兩天在準備今天的部門彙報,二來則是劇組前天剛開機,一般也不會出什麼大事。
劉明麗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翻了翻消息列表,找到了齊良的微信。他的頭像是一個側臉,乾淨、帥氣,看起來很像是在網上流行的那種精修網圖。
但其實認識他的人都知道,這隻是一張原相機直出的自拍罷了。
這麼看著,劉明麗忽然覺得對方去當演員也挺好的,不然確實可惜這張臉了。
目光從頭像上挪開,她正準備關掉手機,眼前的對話框上卻忽然浮現出了一個紅色標記——對方剛剛給她發了一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