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打算賣田湊去海城的路費。”林楓楊分享村裡的新鮮事,“原是找人借錢,可都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沒人肯借,他們本家都不肯借。”
納鞋底的林奶奶抬頭:“這是要去找石頭的麻煩。”
麻煩這兩個字,用的很是靈性。
旁邊在舊報紙上練繁體字的林桑榆忍俊不禁,覺得老太太人老成精,字字珠璣。
嚴家整一個麻煩製造機,九成麻煩由《林梧桐》解決。如今,輪到嚴鋒親自麵對那些麻煩了。沒癱的嚴父嚴母絕對更加難纏,不知道嚴峰會不會像要求《林梧桐》那樣,要求自己包容忍讓。
林楓楊瞅一眼林桑榆,不懂她的笑點:“說是讓他把軍屬安置名額給嚴富貴,還得是海城的工作。”
林桑榆揚了揚眉梢:“可聽大哥說,軍屬安置一般是安置配偶,這個政策是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烈屬安置才可以是兄弟,藥廠那邊就是這樣。”
“村裡到處都是幫忙的解放軍,他們總不至於這都沒打聽過。”林楓楊聳聳肩,“誰知道他們怎麼想的,他們家那腦子跟正常人不一樣。”
“反正禍害不到我們身上。”林桑榆慢悠悠道,“就當個樂子看吧。”
“幸好你們二姐脫身了,以後師範畢業當個老師,工作體麵,模樣體麵,不怕找不到比石頭更好的。”
林奶奶頗覺得揚眉吐氣,彆以為她不知道那些人背後說大孫女錯過嚴鋒這個金龜婿得後悔一輩子,要後悔也該是嚴鋒後悔錯過他們家桐桐這麼好的姑娘。
林桑榆笑盈盈點頭:“二姐人美心善,值得更好的。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這話老太太愛聽,笑得合不攏嘴。
嚴家笑不出來,因為他們的田賣不出去。
剛經曆過土改,田多的都遭了殃,大家心有餘悸。他們不得不一再降價,終於有人心動,但也不敢多買,隻敢一分田兩分田的買,陸陸續續賣掉了兩畝田。
等嚴家湊夠路費,磨坊村正好完成重建。
房子建好,不用再出工,嚴父去村委開出遠門要用的介紹信。
“你媳婦和五妮也要去?”村長覺得果然是白給的田賣起來不心疼。瞧著吧,不用兩年,分到手那十八畝田都得被賣光。
嚴父:“這麼多年沒見,老婆子想石頭了。至於五妮,大姑娘該嫁人了,村裡找不到好的,讓她五哥給他介紹戰友。”
想的還挺美,既要石頭給弟弟安排工作,又要石頭給妹妹安排對象。
問題是你家名聲估計早傳到石頭部隊那邊,誰敢娶你家姑娘,沒見秦四海都繞著你家走。這話不好說,村長隻說:“你家富貴工作這事,我都問過解放軍了,一般是安排媳婦,安排不了兄弟。”
嚴父不以為意:“總得試試看,橫豎在老家找不到工作。”
言儘於此,村長不想多費口舌,跟這一家子說不明白道理,拿起鋼筆寫介紹信,蓋上村委會的印章。
嚴父心滿意足地拿著介紹信離開,第二天,一家四口天不亮就出發。
林家晚兩天動身,全家都去海城。
起初,林澤蘭不打算帶上兩個女兒。林桑榆得上學,雖然已經保送高中,可學校那邊說了,最好拿到小學畢業證。留她一個人在家裡肯定不放心,所以讓林梧桐陪著。
林桑榆哪能答應,她可是熟知林重樓黑料的人形外掛,不帶誰也不能不帶外掛呀。
於是找上秦校長,秦校長知道自家學生的水平,上不上課無所謂,爽快批假,隻要求趕在七月十日前回來參加畢業考。
如此一來,姐妹倆都能隨行。
翌日清晨,一家人坐著驢車離開。
驢車搖搖晃晃一個多小時,抵達碼頭,林楓楊拿著介紹信去買船票。
船艙裡大概有百來個人,都是去省城的。
在柴油發動機的突突突聲中,客船離開碼頭,兩邊河水漸漸變得清澈,兩岸是大片大片的蘆葦蕩。
沿途風景在荒野和村落之間變換,六個小時後進入省城地界,岸邊逐漸繁華。
到了省城碼頭已經是人聲鼎沸,來去匆匆的旅客,扛包的力夫,叫賣的小販,攬客的車夫……煙火人間。
“娘,奶奶。”林鬆柏迎上來,揉了揉林桑榆的發頂,“小妹好像又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