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看著老師傅期待又忐忑的眼神,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師傅,我這法子,其實簡單得很,也是您,是咱們老北京人天天都離不開的東西。”
他故意頓了頓,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才輕輕吐出兩個字:“茶葉。”
這話一出,老師傅嘴裡叼著的煙“啪嗒”一下掉在地上,整個人都僵住了。
“嘛玩意兒?”
“茶葉水?”
他活了六十年,熬了四十年的鹵煮,腦子裡就沒出現過這種離譜的組合。
“小夥子兒,你拿我開涮呢?”老師傅一臉的難以置信,“茶葉泡出來,那不也是苦的?這不是往苦水兒裡頭再加苦嘛?”
直播間裡,彈幕也瞬間被一連串的問號淹沒。
【茶葉水洗大腸?這是什麼新出的邪道功法?】
【我怎麼感覺品一口在忽悠老大爺呢?這聽著也太不靠譜了。】
【雖然離譜,但我莫名覺得……他說的肯定是對的!】
陳品卻一點不急,慢條斯理地解釋道:“師傅,此苦非彼苦。”
他伸出兩根手指。
“堿水留下的苦,是澀口,是死味兒,是化學殘留,怎麼煮都化不開。”
“可茶葉的苦呢,是植物的清苦,它能回甘,是活味兒。”
“最關鍵的一點,茶葉裡有茶多酚和茶堿,正好是那股子殘留堿味的天生克星。”
“您想啊,用茶葉水那麼一搓一揉,不僅把那點洗不掉的‘堿澀’給破了,還能給腸子添上一股子彆人家都沒有的清香味兒。”
陳品看著若有所思的老師傅,笑得像隻小狐狸。
“這叫什麼?”
“這就叫‘以苦攻苦’。”
“用一點無傷大雅的苦,去掉那真正敗壞味道的苦。”
“您說,這買賣,劃不劃算?”
“以苦攻苦……”
老師傅喃喃地重複著這四個字,渾濁的眼睛裡,仿佛有光在劇烈地閃動。
他猛地一拍大腿!
“嘿!我操!我他媽怎麼就沒想到呢!”
旁邊馬紮上一個正在喝湯的大爺,被他這一嗓子嚇得一哆嗦,湯都差點灑了。
老師傅的聲音裡充滿了恍然大悟的激動,那張被油煙熏得黝黑的臉上,泛起了興奮的紅光。
“對啊!茶!”
“這不就是咱老北京人天天捧著當命根子那玩意兒嘛!”
“我師父當年就老說,咱這鹵煮啊,湯夠霸道,料夠醇厚,可這回味兒裡頭,總差了那麼一絲‘雅’!”
“我琢磨了半輩子這‘雅’是個什麼勁兒,敢情就是讓這股子洗不掉的堿味兒給頂了!”
他一把抓住陳品的手,力氣大得驚人。
“小夥子兒,你……你真是個天才!”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直播間徹底沸騰。
【臥槽!臥槽!真讓他給說中了!】
【什麼叫專業?這就叫專業!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啊!】
【我宣布,品一口小課堂第二課正式開課!課題:《論茶葉在豬大腸清洗工藝中的革命性應用與實踐》】
【樓上的,這得是博士論文的級彆了吧?建議發表在《中華美食核心期刊》!】
【我姥爺以前是國營飯店的,他說他師父的師父,也就是清末民初那會兒,處理下水就講究用茶葉、香醋、淘米水,工序複雜得很。後來圖省事兒,就沒人這麼乾了!品一口這是把失傳的絕學給續上了啊!】
【這已經不是美食博主了,這是美食界的活字典,行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啊!】
看著老師傅那激動得快要哭出來的樣子,陳品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師傅,您可彆這麼說,我就是瞎琢磨,多看了幾本閒書而已。”
他轉頭對著鏡頭,熟練地開啟了他的“品一口小課堂”時間。
“家人們,其實這原理很簡單,初中化學都學過,酸堿中和。”
“這個小技巧大家可以學一下,舉一反三嘛。”
“以後你們在家裡處理各種下水,比如豬肚、腰子、肥腸,覺得有異味,用鹽和麵粉搓洗乾淨之後,都可以用點酸性的東西再泡一泡,揉一揉。”
“不一定非得是茶葉,用點白醋水,切兩片檸檬泡水,甚至是最簡單的淘米水,效果都非常好。”
“目的就一個,中和掉食材本身的一些堿性異味分子,破壞它們的結構,同時還能讓肉質變得更嫩滑。”
陳品拿起一雙乾淨筷子,敲了敲麵前的鹵煮碗,發出一聲脆響。
“這叫什麼?這就叫‘你得把食材伺候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