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師傅,在點評您這道福字餅之前,我想先問問現場的朋友們一個問題。”
他拿起話筒,聲音傳遍整個演播廳:
“有誰知道,什麼是"京八件"?”
現場一片安靜。
顯然,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個概念。
直播間的彈幕也是一片問號:
【京八件是什麼?八個京都人?】
【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完全不懂啊!】
【京八件!我知道!老京都傳統點心!】
【我奶奶以前買過,超級貴的!一盒要幾百塊!】
【漲知識了!原來是宮廷點心啊!難怪老爺子這麼有底氣!】
【課代表終於出現了!快繼續科普!】
陳品笑了笑,開始了他的科普時間:
“京八件,是清代宮廷禦膳房的頂級點心套裝。一套八種不同的精致小點,每一種都有特定的寓意和製作工藝。”
“太師餅、椒鹽餅、棗花餅、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喜字餅、財字餅——這八樣點心,代表著宮廷對"福祿壽喜財"的全部祝願。”
“而眼前這福字餅,”
他指了指盤子,
“是京八件中工藝最複雜、要求最嚴格的一種。它不是普通的點心,而是麵點裡的"貴族"。”
【漲知識了!原來是宮廷點心!】
【難怪老爺子這麼有底氣,原來是皇帝吃的東西!】
【感覺逼格瞬間提升了,這是文化傳承啊!】
陳品繼續說道:
“這福字餅看似簡單,實際上使用的是"油酥麵皮"和"提漿月餅"技法的完美結合。”
“關鍵在於包酥的手法。有"大包酥"和"小包酥"兩種,大包酥相對簡單,小包酥則極其考驗功力。”
他拿起另一塊餅,輕輕掰開,露出層次分明的內部結構。
“看到了嗎?這種層次,隻有用"小包酥"的手法,反複擀製、折疊,才能達到。每一層都薄如蟬翼,卻又層層分離,入口即化。”
“沒有二十年以上的功底,絕對做不出這個水平。”
錢守一老爺子聽著陳品的專業解析,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陳品的表情卻忽然變得嚴肅起來。
“但是……”
全場又是一靜。
【又來了!品神的經典"但是"!】
【我就知道沒這麼簡單!快說快說!】
陳品看著那盤福字餅,表情變得有些複雜,甚至帶著一絲惋惜。
“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什麼缺點?”
主持人林菲忍不住問道。
陳品視線落在錢守一身上,聲音低了下去:
“它太"標準"了。”
這個答案,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太標準了?
這也能算缺點?
“這道福字餅,從外觀到口感,從工藝到味道,都做到了無可挑剔。但正是這種技術上的無可挑剔,暴露了它的問題。”
陳品站了起來,聲音在演播廳裡回蕩。
“它太"規矩"了。”
“每一道工序都嚴絲合縫,每一個細節都符合宮廷標準。它不是為現代的食客做的,而是為三百年前紫禁城裡的那位做的。”
“它像一件精美的文物,值得珍藏,值得尊敬,但它缺少了食物最重要的東西——”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全場。
“溫度。”
“人情的溫度。”
“這道點心裡,我吃不到製作者的情感,感受不到他想要表達的東西。有的隻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規矩和標準。”
“它是一個精準的複製品,但不是一道有生命力的美食。”
全場鴉雀無聲。
錢守一老爺子聽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對陳品深深一揖。
“知音難覓!小友說得對,這手藝傳到我這一代,確實隻剩規矩,沒了魂。”
他直起身子,苦笑道:
“您這番話,讓老朽茅塞頓開。食物當有溫度,技藝當有靈魂。老朽確實需要反思了。”
陳品也站起身,回了一禮:
“錢師傅您言重了。您這手藝,是國寶級的文化遺產。我隻是覺得,既然是傳承,就不應該隻是複製,更應該有發展。”
他重新坐下,拿起話筒。
“所以,這道福字餅,我給的分數是——”
“93分!”
“這是一份值得尊敬的"活化石",它代表了京式麵點的曆史與風骨。但時代變了,食物也該有新的溫度。”
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為兩位大師之間的惺惺相惜而感動。
【這對話太有深度了!這才是真正的美食交流!】
【品神不愧是品神,連批評都這麼有水平!】
【錢師傅也是真大師啊,虛懷若穀!】
【突然覺得美食不隻是好吃,還有文化和傳承的意義!】
就在這溫馨的氛圍中,又一聲完成鈴響起。
陳品剛準備再吃一塊福字餅,聽到鈴聲,無奈地放下了筷子。
“嘖,這節奏,讓不讓人好好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