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李兆,是大晟王朝的孝康文太後,死後追封的。
她死在兒子當皇帝的第三天。
作為重臣之女,從小就被灌輸,以後要嫁到宮中去,奪寵,生子,奪嫡,為家裡爭來榮華富貴。
當時的後宮裡,皇後跋扈,經常欺負彆的嬪妃。
原主也不得寵,皇帝喜歡的是貴妃,連帶著貴妃生的兒子也是專寵。
原主的兒子,一個月都見不到他的皇帝爹。
後來,貴妃的兒子被皇後害死,皇帝處置了皇後,自己傷心欲絕,很快也駕崩了。
這潑天富貴砸到了原主的頭上,兒子突然要當皇帝。
結果沒高興幾天,人沒了。
原主當時才二十歲出頭,死亡原因是生孩子時難產,留下了病根。
皇帝因為母後早亡,善待母家李氏,李氏也成為了本朝最有權勢的外戚。
可這些李兆都沒享受到。
……
“李妃娘娘,您可真是好福氣,進宮第一天就得到皇上的寵幸。皇上下朝後,就吩咐了首領太監,給您送來了這些個東西。”
“放下吧。”李兆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嘖嘖。
好青春的一張臉,誰能想到幾年後,就會變成一尊牌位呢?
李兆還在唏噓,外麵突然一陣吵鬨的聲音傳來。
“皇後娘娘嫁到。”
李兆頭都還沒梳好,跪下接駕。
當今皇後是皇上的表妹,太後的侄女,和皇帝本人都能吵兩句嘴,更不要說對她們這些妃子了。
一屋子人戰戰兢兢,李兆麵色平靜:“參見皇後娘娘。”
皇後哼了一聲,沒叫她起來。
“算你識相。不要以為侍了寢就是主子,本宮是皇後,你們都是本宮的奴婢。這裡有一碗湯藥,你喝了它。”
皇後仗著母家的勢力,不管是誰侍寢,都要賞一碗避子湯。
前世的李兆沒有喝下去,而是在事後催吐,吐出來了。
她向皇上告狀,可因為沒有證據,這件事情不了了之。
皇後記恨她,要不是當時貴妃進宮,分去了皇後的注意力,李兆的日子更難過。
後來她生孩子,皇後日日找她的麻煩,很難說她生孩子落下的病根,也有皇後的一份功勞。
“怎麼?不喝嗎?連本宮的話你也不聽?來人,掌嘴。”
一旁的宮女走了過來,揚起了巴掌。
李兆把人往後一推,自己接過了藥,說:“不用你們動手,我自己喝。”
她揚起了頭,把那碗藥喝的一滴不剩,又說:“皇後娘娘,您這藥太傷身體了,妾身還想多活幾年。以後侍寢之後,妾身自己有辦法不懷上孩子。還請娘娘放心。”
皇後驚住了。
她在宮裡這麼久,還沒見過主動說不懷孩子的,心裡也有些沒底。
“娘娘若是不信,以後妾身懷上了孩子,您也可以打掉,是不是?”
皇後這才鬆了一口氣,本來想著李兆的身世不錯,長得又漂亮,會是以後的勁敵。
沒想到卻柔弱成這樣子,看來以後不用怎麼在意她了。
“不錯,識時務。以後本宮會對你好的。”
皇後走後,李兆從娘家帶來的侍女一臉擔憂:“老爺可是說了,讓您儘快懷上孩子的,這可怎麼好?”
李兆:“你們跟著我進了宮,以後就是我的人,和李府沒有關係了,聽明白了嗎?”
侍女忙跪下告罪,說不會把今日之事說出去的。
李兆是不可能生孩子的。
就古代這個醫療條件,就算是細心嗬護下的順產,那也可能一屍兩命。就算平安生下來,身體也會留下病根。
她要的是苟住,好好活著。至於宮鬥嘛,她有的是辦法。
皇後剛剛走的時候,那眼中明明說,你敢懷,我敢打。
上一世,皇後從進宮,到被廢,都沒能懷上孩子,這也是她一輩子的心病。
既然她這麼喜歡打彆人的孩子,就讓她也嘗嘗懷了又流掉的痛。
到了晚上,皇上還是翻的李兆的牌子。
宮人來報,說李妃娘娘身子不爽,不能侍寢了。
皇帝疑惑,昨晚還好好的,突然就生病了?
細問才知道,是皇後去過了。
皇帝大發雷霆,皇後肯定是恐嚇李妃了。
知道歸知道,他現在也隻能將這口氣咽下。皇後有太後護著,外麵還有個權勢滔天的爹。皇後生不出孩子,彆人也休想。
李兆暗示自己被皇後嚇怕了,不敢見皇帝,皇帝也不勉強,去找彆的嬪妃了。
一來二去,仿佛是忘了李兆這麼個人。
李兆樂的清淨,平時就去彆的不受寵的嬪妃那裡去串門。
在後宮裡,削尖了腦袋想要爭寵的人畢竟是少數,剩下的那些都是平平淡淡過日子,生怕鬥爭波及到自己的。
每個月的銀子夠用就好。
李兆的家世比她們高出一截,也沒恩寵,還會來安慰她們,很快就混成了下層妃嬪頭子。
有時還會給她們講講八卦。
比如皇後跋扈,不許嬪妃的寵愛高過自己,也不許彆的妃子懷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段時間她終於懷上了,高興的不得了,到處炫耀,嚷嚷著自己懷著太子,可金貴著。
到了四個月,正是胎象最穩的時候,在禦花園走著走著,就落胎了。
太醫查不出緣由,欽天監說是不祥之兆。
皇後傷心,讓皇帝徹查,一定是後宮裡哪個賤人害她。
皇帝說她無理取鬨,這個宮裡隻有她喜歡打胎,說不定都是報應。
皇後又驚又怒,瘋了好一陣兒。
兩人大吵,連前朝都驚動了。
皇帝去太後麵前訴苦,說他的年紀,現在一個兒子都沒有,要太後為他做主。
太後這下也無法了,把皇後教育了一頓。
這之後,才有了大皇子,二皇子的降生。但因為胎裡不足,都沒活過三歲。
這些都不關李兆的事,她忙著每日和閨蜜們打牌和聊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