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吳友仁起身,回道:“回陛下。自開熙三年,奉陛下諭旨,臣等已著手修整戰備,訓練士卒,囤積糧草。如今都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各地關隘守將、駐兵進行了調整,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很好。吳卿辛苦了。”聽了吳友仁的介紹,明升心中稍安,誇獎了一句。
“謝陛下。不過,今年明軍再度北伐,擊敗了卷土重來的擴廓所部,逼走了新元主愛猷識理答臘。臣以為,現如今,明廷北部邊防已暫無大患,其必然會將矛頭指向西南之地,我朝首當其衝。據臣所知,明大將軍徐達率軍自徽州南下,渡江攻打略陽,擒獲北元平章蔡琳,進而攻占了沔州。又遣裨將金興旺、張龍由鳳翔入連雲棧,合兵攻打興元漢中),興元守將劉思中、知院金慶祥投降,徐達留金興旺、張龍鎮守,還軍西安。”
“還有,明軍將領鄧愈從臨洮出發,已進克河州,遣人招撫吐蕃諸部。”
“吳卿此言何意?”明升不解。
“回陛下。臣以為,明軍已經占據我朝北上之要道興元,且駐兵西安,定是為下一步進攻做準備。以臣愚見,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試探一下明軍的虛實。”吳友仁說出了他的打算。
“吳卿要北上?”明升一驚,他壓根兒沒想過主動挑戰明軍,隻是一心防守。
“吳平章,你打算進攻何處?”右丞相劉禎出言問道。
“興元。既然要與明軍交鋒以為試探,就要攻其必戰之地。興元乃明軍新克,留守軍不多不少,正合適。另外,若能攻占興元,可作為北方門戶。”
劉禎出班施禮,奏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吳平章所言欠妥。明軍戰力之強,從其與元人的交手之中就可見一斑,臣以為無需試探。其次,攻打興平,即便能夠占一時之便宜,但明軍絕不會棄之不顧,定會增援。臣請問吳平章,我軍能否守得住?”
“劉右丞言下之意我軍戰力定然不如明軍,守不住城池?請問劉大人為何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呢!”吳友仁不客氣地說道。禦座上的明升,聽了劉禎的話,也黑了臉。儘管他知道夏軍戰力確實不如明軍,但也不希望彆人這麼赤裸裸地說出來。
“陛下,臣斷無此意啊!”劉禎趕緊跪倒,“臣的意思我軍依托關隘防禦,待明軍受挫後再反擊才是正途,主動出擊實非上策。”
“回陛下,臣以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現在是知己,不知彼。臣願領軍三萬北上進攻興元,與明軍一較高下。待此戰有了結果,再論其他不遲。”吳友仁朝明升跪拜行禮,高聲說道。
“戴卿以為如何?”明升沒有正麵回應吳友仁,而是轉向詢問戴壽的意見。
“回陛下,臣以為吳平章所言有一定道理。我朝雖與明廷相安數年,但如今形勢已然明朗,衛國之戰不可避免。此時與明軍一戰,勝則鼓舞軍民,提振士氣;敗則吸取教訓,取長補短。臣讚成吳平章的策略。”戴壽剛才一直在思考吳友仁所提意見的可行性,他認為明軍短期內不會大舉進攻,此時與之一戰,利大於弊。
“既如此。朕明日便下詔,辛苦吳卿北上。”明升聽了戴壽的回答,下定了決心。
“臣定不辱使命。”吳友仁再拜。
“陛下聖明。”其他人也施禮讚道。
洪武三年七月初五,夏主明升令平章吳友仁為征北大將軍,領兵北上進攻興元。吳友仁由重慶出發,經順慶、保寧、廣元,沿途聚攏軍士,湊齊三萬之兵及所需糧草輜重,由七盤關出,再折向東北方向,直奔興元。
七月三十日,吳友仁所部先鋒既至興元,立寨之後便開始攻城。守將金興旺見夏軍前鋒兵力不多,便主動出擊,一戰將其擊敗。麵對凶猛的明軍,夏軍猶如虎口下的小綿羊,毫無還手之力。
第二日,吳友仁率主力趕到,全力攻打興元城。眼見敵軍氣勢洶洶,雖僅有三千餘守城之兵,守將金興旺、張龍毫不畏懼,在他們看來,夏兵比之元兵差遠了,何以是明軍的對手。金興旺數度率軍衝擊夏軍陣營,麵中流失而不退,斬首數百。
第一天的大規模攻城,夏軍就損失了千餘人,這讓吳友仁十分惱火,辛苦大半年訓練的士卒,就這點兒作戰水平,同時他也見識了明軍的戰力。然而,此時不是退縮之際,於是吳友仁仗著兵多,所謂“十則圍之”,下令四麵圍攻。金興旺據城而守,滾木落石齊上陣,雖然殺敵不少,但畢竟敵眾我寡,深知無法堅守太久,便急忙遣人墜城而走,去往寶雞求援。
駐守西安的徐達接到了寶雞守將發來的軍報,立刻率軍移師益門鎮,並先令傅友德領騎兵三千馳援。當先而行的傅友德徑直越過褒水、靖水攻占洋縣,繼而向西進攻興元東側的城固縣。得知夏軍有三萬之眾,傅友德知道以所部三千騎兵不可能取勝,便玩兒起了虛虛實實之計,令士卒夜間行軍,每人舉數個火把,遠遠看上去就像萬餘人的規模。
以十倍之眾圍攻興元不能下,吳友仁對明軍的戰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心中惶恐不安。大帳之中的吳友仁正在琢磨要不要退兵。他知道興元城守將定然已遣人求援,己方久攻不下,時間拖得久了有可能會被抄後路。
“報!”一名斥候高喊著闖入帳內,“啟稟將軍,有緊急軍情。”
“講!”
“稟將軍,東北方向四十裡發現大隊人馬,夜色之中看其火光,少說得有萬餘人。”斥候簡明扼要地說了關鍵信息。
“好了,本將知道了。下去吧。”吳友仁揮手讓其退下。
“傳本將軍令,連夜拔營,撤軍。”吳友仁對著帳內的親兵吩咐道。一聽說有萬餘援兵將至,他再也沒有逗留之意,甚至不想召集軍中諸將商議一下,當即決定跑路。偵知夏軍連夜撤退的金興旺恐有埋伏,沒敢追擊。抵達興元的傅友德則率軍窮追,結果無功而返。
吳友仁率軍一直退到保寧才停下來,安排眾軍就地休整後,吳友仁帶著貼身親衛快馬加鞭返回重慶,向夏主明升稟報:明軍戰力之強超乎想象,我軍實難直麵其鋒芒,唯憑險固守方為上策;現明軍並無進攻之意,我朝當繼續遣使修好。
數日之後,朱元璋得知蜀夏入寇興元被擊敗,嗤之以鼻:“明升豎子,自作孽,不可活也。”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