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議已定,朱標先去請示了皇帝。有了之前的鋪墊,朱元璋稍加詢問,就同意了,並且命張三等百餘人乘船由大運河北上,在北平與東路軍會合。
即便皇帝不安排,朱標也會安排。走水路相對快一些,尤其是他們還帶了三門速射炮,如此時間上不會晚太多,這也是朱標讓他們跟著曹國公的原因之一。
除了北征之外,古州、田州、澧州等處洞蠻常梗化作亂,命衛國公鄧愈為征南將軍,江夏侯周德興、江陰侯吳良為副將,出兵討伐。臨行前依舊做好了進兵安排:由鄧愈率營陽侯楊璟、宜春侯黃彬出澧州,周德興率南雄侯趙庸、指揮僉事左君弼出南寧,吳良率平章李伯升出靖州,三道並進。
南北同時出征,總體來說勝多負少,魏國公的兵敗如何避免,朱標還在思考。他不可能親自下場指揮,再說了他也沒那個能耐。唯有通過皇帝給魏國公提個醒兒,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
朱標隨手從桌案上拿起一份空白的折子,鋪展開來,準備先把中都的事情報上去。文縐縐的書麵用語,搞得朱標抓耳撓腮,頭發差點兒薅掉一把,幾經周折,總算寫好了,準備明天一早就呈遞給皇帝。
本來以他的身份,直接找朱元璋口頭彙報就行了,可朱標決定遞個折子上去正式一些,還有就是趁熱寫下來,以免遺漏細節。而且,這回他決定親自帶著折子去,有什麼疑問方便解釋。
“啪”的一聲,一份奏折被狠狠地摔在桌案之上。
“老大,你這奏折啥意思?”朱元璋厲聲質問站在眼前的朱標。
見皇帝生氣了,朱標毫無懼色。環顧四周,目光停在了隨侍太監王祈年的身上。朱元璋隨即一揮手,讓其退下。
“回父皇,兒臣在奏折中的意思是,中都乃龍興之地,父皇顧念鄉土之情,敕建中都。光從現在已經建好的宮闕基礎以及城垣規劃來看,其規模宏大,宮殿壯麗可見一斑。”
“這有什麼不好嗎?”朱元璋反問。
“輝煌的建築,反映出我大明的興旺發達,本沒什麼不妥。可父皇曾說過,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如此浩大的中都工程,用工者何止數萬,所費錢物不下百萬,這些都得著落在普通百姓的身上。”
“放肆!照你這麼說,咱就是如桀紂一般的昏君啦!”朱標一番話,氣的老朱吹胡子瞪眼,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父皇息怒,兒臣豈敢。修建城池宮殿,這是朝廷的麵子,讓外番邦國見到,隻會更加敬仰天朝聲威,不會生出不臣之心。據兒臣所知,麵子雖好,可這裡子卻不怎麼樣。”
“臨濠之地,咱的鄉親,一直多有照扶,蠲免錢糧。你倒是說說看,這裡子怎麼不好了。”朱元璋很不服氣。
“父皇的仁心,下麵的官員卻未能好好體會,付諸實踐。那些役夫不僅要做中都營建的活計,還得到臨濠城裡給當官的乾私活,蓋房子。而因此耽誤了時間,監工就拚命壓榨工匠們,據說今年開春農耕時候都回不了家。這些人都是家裡的好勞力,誤了農時,就意味著少了一份收成。至於那些被父皇特旨發往中都參與建設的犯人,非但沒有通過勞動改造痛改前非,反而因為受到非人的對待,死傷無算,卻無人問津。”
“豈有此理!這些狗官是嫌咱的刀不夠快嗎?”朱元璋又是拍桌子大怒。
“還不止於此。”朱標繼續澆油。反正奏折裡都寫了,沒必要藏著掖著。
“還有什麼?繼續說。咱倒要看看,是不是反了天。”
“兒臣還了解到,臨濠城外現已沒有無主荒地,更甚者本來自有耕地的農民,很多都成了佃戶。所以,雖然朝廷免了錢糧,但他們還是怕趕不上農時,交不上佃租。”
“你說什麼?這怎麼可能!咱是把臨濠的田賞給了一乾公侯,可那都是無主之地。”
“底下的老百姓可不知道這些。那些公侯的家人們,仗著有權有勢,硬說這地被皇帝賜給他們家了,百姓能如何?胳膊擰不過大腿,何況這胳膊太細,腿太粗。”
“再者說,即便以後臨濠府不免稅了,這些地在公侯們的手中,他們倚仗特權仍然可以不交稅。這樣搞得老百姓的收成都進了私人腰包,從來沒享受過父皇的恩典。有些人的貪心實難想象,若是有利可圖,就算拆了奉天殿,他們也毫不心疼。”
聽了這些話,朱元璋麵色鐵青,呼呼地直喘粗氣,但出奇地沒有發作,也沒有說話,隻是本來扶在桌案上的手慢慢地攥成了一個拳頭。很顯然,他知道那些敗壞朝廷名聲的人是誰,可又下不了決心。
朱標當然也清楚這一點,他本來就沒想因此事而死人。見便宜老爹麵色有些緩和,開口道:“父皇,此事個彆公侯雖有過錯,好在並不嚴重。待南征北伐回師之後,再做區處也不遲。眾位叔伯都是父皇的股肱之臣,小懲大誡,以示聖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吧,此事咱自有主張。之前說的營建中都的事情,隻說了一半,接著說。”朱元璋歎了口氣,在旁邊找了把椅子坐下。朱標上前幾步,給便宜老爹倒了杯茶。
“父皇明鑒。對於中都的建設,父皇顧念鄉裡,改善民生,實乃皇恩浩蕩。然,兒臣建議縮小規模,夠用就行了。臨濠地處中原,雖小有形勝,終不是理想的定都之所,古來未有定都與此者,便可見一二,實在不值得朝廷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朱元璋喝了口茶,說道:“方才你也說了那是朝廷的麵子。怎麼說也不能太差吧?”
“兒臣認為,中都作為麵子,固然重要,可其規模超過京師就沒有必要了。我大明朝的裡子更重要,與民生息,國富民強,才不墜我天朝大國的臉麵。”
“請父皇恕兒臣妄言之罪。”
朱標突然跪下,來了這麼一句,弄得朱元璋一愣,不知何意。
“有話就說。”
“兒臣鬥膽請問父皇,若中都果真修建完畢,氣勢恢宏,無與倫比,您會遷都嗎?會長期在中都理政嗎?”朱標橫下心,問了這麼一句,直逼便宜老爹內心。
朱元璋沒想到朱標有此一問,乍聽一下,怒火升騰,可仔細一想,又覺得有點兒意思。自從登基稱帝,敢質疑他決定的人,除了馬皇後無第二人。當年為了營建中都之事,他力排眾議,特彆是浙東文人的反對。如今麵對朱標提出的問題,一時卻沒了答案。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