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雖然話說的嗓門比之前大了一點,但並沒有發怒,朱標心裡神會。如今朝堂淮西勢大,內外事務都要倚仗其人,所以不是下手的時候。
朱元璋廢丞相,罷中書,還是在給胡惟庸扣上謀反的帽子之後才能名正言順,如今時機不成熟,這一點朱標當然清楚,說出策之二,不過是試探朱元璋的態度。現在可以確定,對於整垮淮西集團,朱元璋是有決心的,隻不過需要靜待時機。
“兒臣愚鈍。父皇天心遠慮,兒臣萬不能及。”朱標認了個錯,就此打住這一話題。
“你還年輕,經得事情少。今天所言除了最後一條,都還可以,咱會考慮的。記住,此間言語不要對任何人提起。行了,你先回去吧,最近好好養養身體,這個刀箭傷不能大意,容易落下病根兒。”
“遵旨,兒臣告退。”朱標施禮後正要離開。
“對了,受傷的事兒,彆讓你娘知道,省得她擔心。”朱元璋叮囑道。
朱標停住腳步,答道:“兒臣明白。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恐怕現在已經知道了。”
朱元璋像是沒聽見似的,沒有任何反應,朱標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走,就站在原地不動。
就在這個時候,王祈年走了進來,跪地行禮,“陛下,皇後娘娘請您過去。”
王祈年說完,朱元璋還是沒反應,朱標於是又走近了叫了兩聲父皇。
“咋了?”
王祈年又重複了一遍,又轉身向朱標行禮,告訴他皇後娘娘讓他也一起去。待王祈年退下後,朱家父子二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歎了口氣。
坤寧宮正殿殿門緊閉,兩名女官站在門口竊竊私語。
“要我說,咱大明朝當家是皇後娘娘。”
“就是說。咱娘娘一旦發了火,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得老實聽著。”二人說完,輕笑了兩聲。
再看殿內,馬皇後坐在正中的紫檀雕花羅漢床上,一臉的怒氣。朱元璋坐在側麵的圈椅上,一言不發,朱標站在正中,低頭耷拉腦袋。
“這麼大的事兒,誰都不言語是吧。老大,你過來,娘看看。”
朱標眼珠一轉,計上心頭,乖乖走上前去。馬皇後一把拉過朱標的手,還沒等有下一步的動作。朱標立馬倒吸一口涼氣,悶哼了一聲。
“還疼啊!”馬皇後立馬鬆開了手,心疼地問。
“娘,您放心。太醫看過了,說是雖無大礙,但傷口比較深,平時多注意就可以了。”朱標一邊忍著痛,一邊回答。
“那快坐下吧。這陣子好好休養。”馬皇後關切地說,然後扭頭看向一旁的朱元璋,馬上換了個表情,刀人的眼神,讓朱元璋不敢直視。
此時的朱元璋心中大為無語,麵對馬皇後的凝視他有點兒心虛,不敢直視。關於朱標的傷勢,他特意召太醫詢問過,確無大礙。太醫的說,雖然箭簇鋒利,但幸虧太子衣服厚實些,箭也不是正射,沒有傷到筋骨,隻是皮肉損傷。
朱元璋憑借自己多年刀槍劍雨的經驗,根據太醫所說的傷情,絕對不至於像朱標剛剛表現得那麼誇張,太子一定是在裝樣子。可他卻沒辦法揭穿,否則馬皇後就不是刀人的眼神,而是直接上雞毛撣子了。所以,他一臉無奈,沉默不語。
“你怎麼當爹的?上次老大累病了,我沒計較,這次呢。”
“他這麼大人啦,我.....”
朱元璋還想辯白一下,可馬皇後不給他機會,“你什麼你,你不會多派點兒人暗中保護一下啊,幸虧沒傷到要害,否則,哼!”
“娘,此事是兒子疏忽大意了,讓您擔心,是兒子的錯。”朱標趕緊插言。
朱元璋唯唯諾諾,沒敢言語,瞪眼看著對麵的朱標,心中卻在暗罵:你小子倒是挺會裝,得了便宜還賣乖。等出了這個門兒,有你好看。
“你瞪這麼大眼睛乾嘛,我說錯了嗎?”馬皇後繼續說,“這京師的治安真是不怎麼樣,光天化日之下發生這樣的事兒。”
朱元璋接茬兒:“根據現場情況來看,刺客不是針對老大,而是崇禮侯,說不定是北元的探子,你彆擔心了,不會有第二次。”這是朱元璋的安慰之言,要真是根據現場的來看,刺客的目標不僅有崇禮侯,還有朱標,卻不知為何他們沒有兩箭齊發,一同瞄準太子。
“你還想有第二次?”馬皇後怒道,嚇得朱元璋連忙擺手。
“沒有,絕沒有第二次。”
“嗯?北元的探子?北元的探子乾嘛要針對崇禮侯?”馬皇後心思聰慧,一下子就抓住了朱元璋的漏洞。
“這個,咱也不清楚。”
馬皇後沉了一會兒,似乎想明白了什麼,語氣緩和地說:“不管目標是誰,要真是北元探子所為,那就更危險了。這說明了什麼,陛下想必心裡清楚,此事絕不能就這麼算了。”
見馬皇後說得鄭重其事,朱元璋表情也嚴肅起來,他明白馬皇後的意思:北元的探子已然在京師潛伏,更可慮的是他們在此有組織、有據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整了整身子,說:“當然不能就此作罷,咱誓要把背後的主謀給挖出來,以絕後患。”
“不管他們的目標是誰,都於朝廷不利。他們能夠做到當街刺殺,然後立即消失無蹤,必然有人提供消息、有人製定計劃、有人協助潛逃。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組織,不是一年半載能夠建立起來的,領頭兒的人肯定不是什麼小角色,非富即貴!”朱標在旁插言。
“非富即貴?”朱元璋自言自語地重複了一遍,突然提高了嗓音:“你是說......”
“兒臣的意思是,他們在朝廷裡肯定有眼線,有可靠的消息來源。要想做到這一點,要麼有權,要麼有錢。”
“接著說。”朱元璋點點頭。
“與崇禮侯同遊京師,完全是臨時起意,他們不可能提前準備。兒臣從秦王府出來,也沒有大張旗鼓。他們的消息來源於何處?要麼有人中途通風報信,將兒臣的行蹤泄露出去,要麼就是偶然碰上了,他們認出了兒臣。但第二種可能性很小,兒臣當時書生打扮,又沒有左右跟隨。天底下的總有長相相似的人,他們如何能夠斷定就是兒臣。”
“百官之中有人通敵?”朱元璋聽了朱標的解釋,兩眼冒火,幾乎拍案而起。
朱標當即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帶錯了方向,萬一便宜老爹大開殺戒,那真是罪過了,於是趕緊補充道:“父皇息怒。兒臣認為他們的消息來源於朝臣的可能性很小。雖然兒臣監國有些時日,所接觸到的臣屬也不少,但都是公事。像這樣的私事,他們如何知曉。”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