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小子心眼兒不少。那這件事兒你打算怎麼辦?”
“想來此事已經由應天府妥善處理了,不過惡劣影響還沒有消除。兒臣是這麼打算的:第一,店鋪照開,買賣照做,甚至打出皇家的旗號;第二,讓原來的店主當掌櫃的,如果有人問起來,他正好現身說法——我朱家沒有仗勢欺人。”說話間,朱標放下了衣袖,血已經止住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表示對朱標這個法子的認可,“這樣的事,以後不要再乾了。”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父皇,這件事兒給了兒臣一些啟發。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國家,都需要錢財。那錢財如何得來呢?一個簡單而又合法的路子——做買賣。土地是有限的,再怎麼精耕細作,收成也不可能成倍地增加。做買賣則不然,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買賣可做。各個地環境不同,所出產的東西也不同,這種差異成就了做買賣的天然條件——各取所需。一個地方出產的東西,在當地可能不值錢,但販運到外地甚至外國,價錢就可能翻上好幾倍。那些個打著朝貢旗號,來我大明做買賣的外藩商人,借著父皇給予的免稅待遇,不知道掙了多少銀子。他們賣了從本國帶來的緊俏商品,賺了個盆滿缽滿,然後再用這些錢在我大明購置絲綢、字畫、瓷器等物運回本國出售,又可以大撈一筆。這其中的差價,與其全落入奸商的腰包,還不如讓朝廷收一部分稅。還有,不僅商人可以做買賣,朝廷也可以做,做國與國之間的大宗買賣。那些外藩商人能到大明來兜售本國特產,咱們也可以把大明的特產賣到他們家門口,掙他們的銀子。這樣的話,朝廷便可增加一些歲入,有了錢,很多事情就都好辦了。其中利害得失,請父皇明察。”
“這咱當然知道了。朝廷之事不是你動動嘴皮就行的。先交給中書省議一議吧。”
“謝父皇。爹,兒子最近非常想吃我娘做的飯菜,今晚可否到坤寧宮蹭一頓晚膳?”
“去唄,誰也沒......”話還沒說完,朱元璋突然意識到不對,“不許去。你現在這樣讓你娘看見了不好,讓她擔心。”
朱標並不是真的想去,隻是開個玩笑,於是笑著點頭答應。
看著朱標嬉皮笑臉的樣兒,朱元璋有些不放心,又叮囑道:“這幾天你就老老實實地在東宮待著,哪兒都彆去。”
“好的,爹。那每日朝會,兒子也告假了。”
“行!”朱元璋咬著牙說,“先去趟太醫院,要是沒有大礙,就趕緊回去。”
朱標答應一聲,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真叫人不省心,手咋那麼欠呢!”朱元璋嘀咕道。
頂著一圈白沙布的朱標在馬忠的陪同下回到了春和宮,這可把常秀嚇了一跳,心想怎麼去了一趟禦書房,還受了傷。得知真相的常秀心中愧疚萬分,又是一陣掩麵而泣,朱標好說歹說才給哄好。
“這兩日茂弟進宮,我不方便見。”朱標指了指頭上的紗布,“你跟他說,一定要盤下那家店鋪,買賣照做。另外,無論如何要留住原來的店主,讓他當掌櫃,這一條千萬不能馬虎。”
常秀雖然不明白朱標為何一定堅持留下那中年苦主,也沒有深究,表示一定把話帶到。正在這時,秦順回來複命,抬頭看見朱標頭上的紗布,著實吃了一驚,立馬跪地,磕頭如搗蒜,自責沒有照顧好太子。
對於秦順,朱標當然是不能實話實說,但也無需解釋,隻是告訴他一點兒小傷不要緊,讓他把自己走後麵發生的事情簡要地說一說。秦順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好,此事你辦得不錯。那苦主居然還願意做這筆買賣,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煩。他姓甚名誰,家住哪裡,你可有打聽?”朱標問道。
“那人姓孫,叫孫喜旺,江浙海寧人。前兩年從老家來京師做生意,開了間綢緞鋪。”秦順回答。他為人機靈,熟悉朱標的行事套路從應天府出來。從應天府出來後,一直和中年男子套近乎,就是在打聽這些情況。
“這麼說,他家境應該不錯,怎麼會賣鋪子呢?”
“當初他開這個綢緞莊也是傾儘家財,還借了外債。他隻身來到京師,家眷都在老家海寧,所以沒有另買宅子,平時就住在店裡。”
聽到這裡,朱標不由得感歎:“在大城市打拚,難啊!”
秦順接茬:“殿下說得對。孫喜旺盤算等攢下些錢就買個宅院,把父母妻兒都接過來。不曾想,去年倭寇擾邊,他們家遭了難,幸得官兵及時趕到,性命才得以保全,但家裡的東西被搶光了不說,房子也給燒了。”
“可惡。這幫無惡不作的倭寇,孤定要將他們千刀萬剮、挫骨揚灰。”朱標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把常秀和秦順都給驚了,一時間鴉雀無聲。
過一會兒,朱標問道:“這就是他關店的原因?”
“不是。孫喜旺得知噩耗,立馬回了老家。用這兩年掙的錢給家裡蓋了房,然後就又回來了。年底和正月,綢緞莊生意好,他忙著買賣也就沒回老家。說來他也夠倒黴的,前兩天接到家的消息——父母得了重病。家裡就剩下他媳婦一個人,還得照顧年幼的孩子,實在忙不過來,他非得回去不可了。這才決定買了店鋪,拿錢回家給老人治病。”
“真是個可憐人!”常秀既感慨孫掌櫃不幸遭遇,很對家裡人的所作所為懊惱不已。
“哎!”朱標歎了口氣,“他已經返鄉了?”
“說是明天一早就走。”
孫喜旺突遭變故急於返鄉,這一點朱標始料未及,那是他不再返回京城,或者遷居他處,豈不意味著先前的計劃泡湯。
“你能找到他今天的落腳點嗎?”朱標急問。
“這個……,小的沒問。”
“殿下,這可如何是好?”常秀知道孫喜旺是朱標計劃中的重要一環,這時候也有些急了。
朱標尋思片刻,說道:“無妨。既然案子經過了應天府,就會有相關的記錄,譬如孫喜旺的戶籍所在。隻需知會地方官員,慎加查找,找到他也不難。屆時再找他來京城安家,這樣看病也方便。這其中的花費……”
“就讓臣妾的娘家出份力吧。”常秀插言道。
“甚好!”朱標笑著說,他交代秦順明天去趟應天府,把情況了解清楚。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