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退一步說,路上你得讀書,到了城裡可以放你自由。”
“大……”朱棣還想再說。
“不要得寸進尺,否則你就在宮裡待著吧。”朱標倏地嚴厲起來。
朱棣嚇得一縮脖子,小聲答道:“謝謝大哥。”
打發走了朱棣之後,又逗弄了一會兒兒子,朱標回到書房,坐在桌案前發呆。
整整一炷香的時間,他幾乎一動沒動,緊接著扯過一張紙,拿起筆沾了墨,書寫了起來。
北巡計劃:
核心人員:太子、秦王、晉王、燕王,崇禮侯,
隨行人員:禮部主事1人,儀禮司官1人,太子諭德1人,東宮內侍2人,王府內侍2人
扈從人員:錦衣衛百戶、秦王親衛百戶、晉王親衛百戶各1隊
車駕:太子、秦王、晉王各乘一車,燕王隨秦、晉二王,崇禮侯隨太子
路線:南京——中都——開封——西安——太原——北平,途中其餘大小城邑,視情況擇機停駐
時間:中都、開封、西安、太原、北平,每地停留十天;其餘各城長則五天,短則一天
事件:除巡查各地民務外,在中都拜謁皇陵,在西安、太原、北平視察王府營建以及駐軍,在北平送彆崇禮侯
飲食:遇城則城中小店就食;郊外則與隨行軍士同食,或易換鄉間農家飯食
回程:自北平沿大運河南下,沿途停靠德州、徐州、揚州,終到南京
花費:私人用銀一百兩
拿到朱標遞交的北巡計劃書,朱元璋迅速地掃了一遍。
“老大啊,飯食這一條,你確定能堅持下來?老四還小,老三脾氣又躁,到時候如何是好?”
“正因如此,兒臣才特意向父皇稟奏,望父皇禦批允準。兒子甘當表率。另外,到了大城大邑,地方官員怎麼說也得給兒子們接風洗塵吧,虧不了嘴。”
“好吧。”看著朱標一副去吃大戶的樣子,朱元璋有些無語,“那這一百兩銀子是?”
“萬一真有不開眼的,兒子隻能自掏腰包,打打牙祭。沿途順道給妻兒買些新鮮玩意兒。”
“算你有心了。”朱元璋大筆一揮,寫了一個準字,“王祈年,去承運庫領一百兩銀子。不,一百五十兩吧,交給太子。”
“奴婢遵旨。”王祈年顛兒顛兒地去了。
接過簽字批準的計劃書,朱標問:“謝父皇。稟父皇,崇禮侯買的裡八剌北歸的隨行人員,您看如何安排?從北平出發到和林,一路上總得有人照應。”
“這個嘛,容咱想想。告訴買的裡八剌,讓他臨行前一天進宮陛辭,咱有事交代。”
“兒臣遵旨。”
父子二人又討論了一下其他事情,正巧王祈年回來了,朱標拿了銀子,便施禮告退。
回到春和宮,朱標讓馬忠去崇禮侯府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後麵幾日,朱標寸步不離春和宮,直到臨行前的一天。
崇禮侯買的裡八剌趕在早朝之後,在內侍官的引導下來到謹身殿外。殿內,朱元璋以及朱標早已在等候。
“陛下,崇禮侯買的裡八剌到了。”
“叫進來。”朱元璋隨口一說。
“宣崇禮侯買的裡八剌。”
“臣買的裡八剌,參見陛下。”買的裡八剌行三拜九叩大禮,恭敬之至。
“起來吧。”朱元璋抬手示意。
“謝陛下。”買的裡八剌起身,轉向朱標,“臣買的裡八剌……”
“崇禮侯,不必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