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多旨齊下_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2章 多旨齊下(1 / 1)

“西番地區的穩定,關係到北邊防線的安穩。為今之計,隻有辛苦大哥跑一趟了。”朱標笑著說。

“臣遵旨。”沐英拱手回答。

“這是大哥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凱旋之時,封侯進爵,福蔭子孫。”

“謝陛下隆恩。”沐英跪地叩首。他是朱元璋的養子,平日裡深受喜愛,但見其他將領封妻蔭子,心中不免羨慕。如今朱標親口承諾了侯爵,他怎能不激動。

“大哥,免禮。”朱標虛扶一下,“此次平叛,我打算兵分兩路,陝西一路,由大哥領兵,四川一路……”

話到此處,秦順匆匆忙忙走了進來,一臉焦急之色,朱標心想怕是有什麼壞消息,於是止住了話。

“陛下,剛剛得到的消息,德慶侯廖永忠去了。”秦順小聲地說。

“什麼!”朱標和沐英同時驚呼。

“什麼時候的事兒?”

“今天清晨。”

“著禮部、鴻臚寺派人前往,協助料理喪事,勿要怠慢。”朱標揮了揮手,示意秦順退下。

“天意難違啊!”朱標歎了一句,慢慢挪到椅子邊,坐了下來。

“陛下節哀!”沐英趕忙勸道,他沒想到德慶侯的死,竟然讓朱標一下子像丟了魂兒似的。

朱標沒有言語,心中五味雜陳。自魂穿以來,朱標一直致力於改變曆史,同時又擔心曆史改變得太多,讓他所掌握的曆史知識變成一堆廢話。朱元璋的駕崩,就是一個重大的改變和轉折點,這讓朱標喜憂參半。

如今德慶侯廖永忠仍舊按照曆史的劇本,在原洪武八年三月、如今永樂元年三月逝世,對朱標來說是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好的是,曆史似乎仍有跡可循;壞的是,自己也有可能無法逆天而行,仍舊在那個時間點離開這個世界。

“走一步算一步吧。至少我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執掌天下近二十載,比懿文太子的境遇好了不少。”朱標心中自我安慰道。

他定了定神,緩緩地站了起來:“大哥,北邊的軍事部署你可清楚?陝西、山西坐鎮主官是誰?”

“大將軍未有相關軍報。”沐英回答。

“知道了。著大都督府遣使北平,曉諭魏國公徐達、宋國公馮宗異謹守邊線,打探擴廓的消息。令曹國公李文忠速往西安,抽調山西、河南、陝西行省各地衛所馬步軍士集結待命。衛國公鄧愈、穎川侯傅友德從速返京。”

“臣遵旨。”

“諭旨稍後送到大都督府。大哥先回去研究一下對策,挑選從征的在京諸衛。過兩天再召集大都督府、兵部會商出征事宜。”

“臣告退。”沐英施禮退出。

德慶侯廖永忠的逝世,不單提醒朱標北邊的擴廓帖木兒很有可能也無法擺脫命運的軌跡,卒於兩個月之後,更重要的是,根據明實錄的記載,誠意伯劉基將於一個月後去世,這對朱標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劉基作為浙東集團的重要領袖,是對抗淮西的關鍵人物,雖然一直受到李善長等人的打壓,甚至朱元璋對這個秀才老爺也不甚滿意,但不影響對他委以重任,牽製日趨張狂的淮西文武。

在朱標的力薦之下,劉基任大理寺卿,掌握了司法公正的裁量權,是對刑部的製約,是分權製衡的一環。朱標一直以來也不確定,自己的出現能不能給那些青史留名的著名人物逆天改命。如今看來,一代軍師劉基,很可能命不久矣。奇怪的是,劉基現在的狀態並不像實錄裡記載的那樣已經臥病在床,永樂元年以來,他的身體並沒有任何毛病,每日準時早朝。

這樣的話,實錄中所載‘八年正月,胡惟庸以醫來視疾,劉基既飲藥,如有物塞於腹中,自是病篤’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可這並沒有打消朱標的疑慮,因為廖永忠的去世非常突然,先前也並無任何征兆。

“那隻能委屈一下劉先生了,先躲過這一劫再說。”朱標暗自點了點頭,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翌日早朝,朱標端坐龍椅之上,俯視群臣。參加早朝的除了平日裡的文武官員之外,還有秦王、晉王、燕王以及信國公湯和。值殿太監王啟年,正站立在禦階之上,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朕紹膺天命,統禦萬方,夙夜孜孜,惟求賢輔。中書省右丞相胡惟庸,器識宏遠,才思敏達,秉心貞固,蒞事勤恪。自朕登極以來,夙夜匪懈,讚襄庶政,允協朕心。其謀猷之深遠,足以經綸國體;其綜理之明斷,足以振肅朝綱。

昔者右揆之任,已見忠勤;今者左相之遷,更資弼亮。今特進爾為中書省左丞相,總領庶務,以安天下。望爾公忠誠恪,懋修厥職,秉公持正,表率群僚。俾朝政清明,海宇寧謐,庶幾克副朕倚毗之重。惟爾克勤克慎,乃能永保終譽。

大理寺卿劉基,秉心清正,執法嚴明,輔政多年,夙著勳勞。今以年高請歸,朕念其功,特準致仕,賜金帛還鄉,以彰優禮。爾其頤養天年,永葆令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爾其欽哉!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這份聖旨出自朱標親筆,未假他人之手,昨天晚上絞儘了腦汁才寫出來的,翻了不少古書才勉強湊出來的,沒點兒文化的人還真看不懂。這裡麵關於胡惟庸升任左丞相,是朱標的捧殺之計,而劉基請辭還鄉,完全是朱標瞎掰的,隻不過是個借口而已,就是想讓劉基離京師遠一點兒,離胡惟庸遠一點兒,保命要緊。

正因如此,除了他沒有任何人事先知曉聖旨的內容。所以,禦階之下的胡惟庸、劉基,都先是一愣,隨即出班跪地。文武百官,不由得竊竊私語,胡惟庸晉升左丞相,本不應該令人吃驚。新帝繼位,胡惟庸實職未變,隻升了勳級,現如今找補一下,也是情理之中。不過,這些人也聽說了前幾日宋訥和張度被召見的事兒,想著皇帝要分中書省的權,今天卻升了胡惟庸的官,讓人看不懂。

更驚的是,一向被朱標奉為先生的大理寺劉基請辭歸鄉,皇帝竟然同意了。在百官看來,這完全與先前分權中書省的意圖,背道而馳了。不過,淮西文武人人喜形於色,胡惟庸升官、劉基離京,簡直如夢一般。

“臣叩謝陛下隆恩。”熬了這麼多年,胡惟庸終於得到了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位列百官之首。

“臣領旨謝恩。”劉基一時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白朱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收起這份聖旨,王啟年又拿出第二份,這時候胡惟庸、劉基已經回班肅列。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先帝受天明命,統禦四方,恩撫良善,武威不服。凡幅員之內,鹹推一視之仁。邊陲諸番,識達天命,慕義來歸,不勞師旅之征,其誠可嘉。僧俗首領,各安其職,各撫其眾,率民為善,以共享太平。然洮、瑉、鬆、潘之西番部族,沐浴天恩,不思還報,心懷怨憤,公然反叛,人神共憤。

今命大都督府同知沐英為征西將軍,禦史大夫丁玉為平西將軍率兵致討,以彰天朝之威。

曩者,每遇戰事,先帝必運籌帷幄、料敵機先,以致決勝千裡,無往不利。朕年少少謀,比之先帝,判若天淵。特命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湯和,總攝軍務,臨機決斷,悉聽其便,不必請旨。

欽哉!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臣遵旨。”群臣齊聲高呼。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霍格沃茨:從小巫師到白魔王 鄙人的妖孽團隊,狂掃諸天萬界 大牌丫頭等你來 拒絕妖女後,我的功法自動升級 諜戰劇中的龍二 開封1044 重回七零:末世大佬帶飛全家 婚後才知,他暗戀我十年 你我生來高貴 我都五行廢靈根了,均衡發展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