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都在一種表麵平靜,但是背地裡暗流湧動的氣氛之中度過。
徐浩軒和孫玉基本上都沉浸在代碼和算法中,偶爾低聲交流一下技術細節,效率高的驚人。
李蕊則磨磨蹭蹭的寫的前端代碼,偶爾還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和彆的組的朋友一起聊天,心思完全不在這個上麵。
又過了一天,孫玉完成了部分數據清洗工作,按照文檔規範,生成了第一批測試用的json數據文件,並通過小組共享的目錄發給了李蕊。
“李蕊,第一批測試數據發給你了,接口是按照文檔規範生成的,你那邊可以對接調試了。”
雖然這兩天相處的並不是那麼愉快,不過孫玉也並不想和李蕊鬨僵,因此她語氣十分的溫和。
“哦?這麼快就做好了?那你的效率還真是挺高的,我看一下啊……”
李蕊點開了文件,快速瀏覽了一下。
數據格式看起來完全符合規範。
但她眼珠一轉,心中有了主意。
她假裝開始編寫數據接收和解析的代碼,卻在處理一個關鍵數值數組時,不小心將本是foat類型的數據,在接收端故意用int類型去解析接受。
同時,她還在數據流的序列化環節,subty地調整了一下某個字段的順序。
這種錯誤非常隱蔽,並不會導致程序立刻崩潰,但是會導致後續計算出現很多bug,而且極其難排查。
因為表麵上看數據確實是傳過去了。
做完這些小動作之後,李蕊心情很不錯的伸了個懶腰,對徐浩軒那邊喊道,“徐組長,我前端接收接口寫好了哦,你們有數據可以傳過來測試了。”
語氣甚至有點過於積極。
徐浩軒根本就沒想那麼多,將孫玉提供的數據文件通過內部測試網絡發到了李蕊的前端接口。
數據傳輸成功,李蕊的頁麵上甚至模擬展示了接收到的數據點,看起來一切正常。
孫玉問道,“收到了嗎?”
“收到了,沒什麼問題。”
李蕊回答的非常爽快。
徐浩軒於是開始運行自己的核心算法模塊,調用李蕊提供的接口獲取數據。
最初的幾分鐘算法運行平穩,但是隨著計算深入,基於那些被篡改的類型錯誤且順序微妙調整的數據,模型開始輸出一係列越來越離譜的結果。
最終直接拋出難以理解的運行時錯誤。
“不應該是這樣啊……”
徐浩軒眉頭緊鎖,第一反應就覺得問題出現在了自己的身上,所以他第一時間開始檢查自己的代碼。
邏輯嚴謹,毫無破綻。
確認自己沒有問題之後他又檢查了孫玉提供的數據源文件,用本地腳本驗證,數據也完全正確符合規範。
孫玉開口,“我的數據應該沒問題,全都是按規範生成的。”
“那就是傳輸或者接收環節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