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視頻裡大家看到的,並非優待,而是他們應得的標配。”
標配!
這兩個字,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無數普通勞動者的心頭轟然炸響。
那些還在質疑是“作秀”的聲音,在這一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何宇的聲音還在繼續,平靜而堅定。
“這隻是開始。”
“未來,龍海大學的每一位教職工,乃至每一位學生,都將享受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標準。”
話音落下。
整個直播間,陷入了長達數秒的死寂。
彈幕,停滯了。
仿佛時間被按下了暫停鍵。
下一秒,積蓄的情緒如同火山噴發,徹底引爆了整個網絡。
彈幕的數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恐怖層級,密密麻麻的文字徹底覆蓋了整個屏幕,形成了壯觀的白色瀑布。
“淚目了……我一個大男人,在工地上搬了十年磚,第一次聽到‘奠基人’這個詞。”
“這才是老板!這才是格局!把員工當人,而不是當耗材!”
“996是福報?老板給你畫的餅能吃嗎?都來看看什麼叫真正的尊重勞動者!”
“我收回我剛才的質疑,我給何校長道歉!對不起!”
“龍海大學,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心裡的白月光!”
這番話,沒有一絲一毫的煽情,卻精準地擊穿了當下這個時代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神經。
在這個“996是福報”被奉為圭臬、“老板畫餅”成為常態的社會氛圍裡,有太多太多的普通人,在日複一日的辛勞中,早已忘記了“尊重”二字該如何書寫。
何宇和他的龍海大學,沒有去講那些虛無縹緲的大道理。
他們用最直接、最粗暴、也最溫暖的實際行動,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個簡單卻被遺忘了的真理。
勞動,應該被尊重。
勞動者,應該有尊嚴。
這個形象,遠比任何一項驚世駭俗的學術成就,任何一次領先世界的科研突破,都更加深入人心。
它觸及的,是這個社會最廣泛的群體,是最沉默的大多數。
龍海大學的口碑與聲望,在這一刻,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充滿神秘色彩的學術殿堂。
它被賦予了溫度,擁有了靈魂。
它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溫暖人心的高度,獲得了遠比之前任何一次熱搜都更廣泛、更真誠的社會讚譽。
無數人,無論是坐在窗明幾淨辦公室裡的白領,還是在流水線上揮汗如雨的工人,亦或是在田間地頭辛勤耕作的農民,在看到這條新聞時,內心都湧起了同樣的波瀾。
無數人都在感慨:這,才是大學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