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的話音如同最後一道指令,在空氣中消散。
緊接著,整個全息報告廳的物理結構,開始了一場無聲的革命。
王浩腳下的座椅無聲地向後折疊,沉入光潔如鏡的地麵之下,整個過程流暢得沒有一絲頓挫。
他身邊的數萬個座位,也以同樣的方式消失,仿佛被一隻無形巨手抹去。平滑的地板上,一道道幽藍色的光軌亮起,縱橫交錯,勾勒出全新的空間布局。
光軌的交彙點,一束束數據流從地麵噴薄而出,在半空中迅速凝聚、塑形。
一個。
十個。
上百個。
轉瞬之間,原本空曠的大禮堂,被一個個獨立的、散發著柔和光暈的虛擬項目展台所填滿。
每一座展台都由環繞的曲麵全息屏構成,內部湧動著複雜的動態數據和三維模型,將整個空間渲染成一片深邃而璀璨的星海。
每一個展台前,都站立著一位身影。
他們或真實,或虛幻。
錢立群院士,那位在開學前就如雷貫耳的材料學泰鬥,此刻正在麵向所有人,他的真人身軀筆挺,眼神中透著學者的嚴謹與熱忱。
而在不遠處的另一個展台,李衛民院士栩栩如生的全息影像,正指著屏幕上一顆模擬的、荒涼的紅色星球,向圍觀的學生們講解著什麼。
他們的聲音,通過定向聲場技術,清晰地傳入每一個靠近者的耳中,卻又互不乾擾。
“【月球基地生態內循環係統模擬】,有同學感興趣嗎?”
李衛民院士的全息影像麵帶微笑,聲音溫和卻充滿力量。
“我們的目標,是為‘廣寒宮’計劃,設計出最穩定的生命維持係統!一個能在月壤之上,誕生綠色的奇跡!”
另一個角落,一名看起來不過三十歲出頭的年輕教授,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他的聲音極具感染力。
“【AI輔助抗癌新藥研發】!我們將利用‘龍之心’超算的強大算力,從數以億計的分子組合中,篩選出最具潛力的抗癌藥物!每一個數據點的突破,都可能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
“【下一代光刻機核心光源研究】!”
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那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他的麵前,懸浮著一個精密到令人窒息的光路結構模型。
“有沒有同學,想和我一起,點亮華夏芯片的未來?”
……
【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約束場算法優化】!
【深海一萬米‘龍宮’空間站能源解決方案】!
【量子糾纏通信超遠距保真技術】!
一個個聽起來隻應存在於國家最高機密實驗室,甚至科幻小說中的頂級課題,就這樣赤裸裸地、琳琅滿目地陳列在所有新生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