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的風暴已經彙聚成一場全球範圍的颶風。
那篇名為《史上最貴的溫室大棚》的報道,被好事者翻譯成了十幾種語言,配上各種嘲諷的表情包和尖酸的配圖,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病毒式擴散。
“龍河大學的愚蠢項目。”
“華夏人異想天開的又一鐵證。”
“用納稅人的錢建一個校長專屬的玻璃花園?”
龍河大學,這四個字,在短短幾天內,從一個受人尊敬的學術殿堂,淪為了一個國際級的笑柄。
壓力,無形的壓力,滲透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走在路上的學生,能感受到路人異樣的目光;埋首實驗室的教授,不得不關掉手機,屏蔽掉外界無窮無儘的騷擾。
然而,風暴的中心,校長辦公室,卻安靜得可怕。
何宇沒有選擇沉默。
沉默,是另一種形式的默認。
他以校長辦公室的名義,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一則簡短的公告:三天後,晚上八點,將舉行一場特彆直播。
公告一出,嘲諷聲達到了新的頂峰。
這是要公開道歉,還是準備強行辯解?
全球數千萬雙眼睛,抱著看一場盛大笑話的心態,在約定的時間湧入了龍河大學的官方直播間。
黑色的屏幕,倒計時數字無聲地跳動。
評論區裡,各種語言的調侃已經刷成了瀑布。
“前排出售瓜子、花生、小板凳!”
“我賭五毛,校長會哭著說他們錯了。”
“大型公共關係災難現場,學習一下。”
倒計時歸零。
畫麵亮起。
瞬間,喧囂的評論區出現了一刹那的卡頓。
所有人都預想過直播的場景:莊嚴肅穆的會議室,或是擺滿書籍的校長辦公室。
但眼前的畫麵,擊碎了所有人的預判。
何宇沒有站在任何講台或辦公桌前。
他站在一扇巨大到誇張的特種玻璃落地窗前。
他的身後,不是背景板,不是綠幕。
而是一個真實存在,正在高速運轉的龐大世界。
燈火通明,光帶流轉,充滿了冰冷而致命的未來感。
那是【生態環境模擬與材料合成中心】。
無數身穿白色無塵研究服的身影在其中穿梭,他們的步伐匆忙而精準,眼神專注地盯著麵前數據麵板。
巨大的機械臂在精密導軌上無聲滑過,執行著複雜的指令。
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一股由海量數據和高能粒子對撞而產生的、獨屬於硬核科研的灼熱感。
這裡沒有一絲一毫“溫室大棚”的悠閒,隻有令人心跳加速的科研美學。
直播間的觀眾,那些原本準備看笑話的人,一時間竟忘了打字。
這是什麼地方?
電影特效嗎?
何宇轉過身,麵向鏡頭。
他沒有看屏幕上滾動的彈幕,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鏡頭,直視著每一個觀眾。
“晚上好,各位。”
他的聲音平靜,沉穩,帶著一種能安撫人心的力量,清晰地傳入數千萬人的耳朵裡。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嘲笑我們的【“方舟”計劃】。”
他沒有憤怒,沒有辯解,隻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認為它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個昂貴的笑話。”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方舟’的真正目的,並不僅僅是為龍河大學建造一個生態穹頂。”
話音落下的瞬間。
他身後那扇巨大的落地窗,整個玻璃表麵,光線猛地一暗。
緊接著,無數微小的光點從玻璃內部亮起,迅速彙聚、延展、變形。
巨大的特種玻璃,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變成了一塊分辨率高到恐怖的超高清全息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