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在這一刻失去了邊界。
那段視頻的畫質粗糙,甚至帶著輕微的抖動,仿佛拍攝者在極力抑製著自己顫抖的雙手。
然而,正是這種粗糙,賦予了畫麵一種無可辯駁的真實感。
“全息地球”。
這四個字,在短短幾個小時內,便以一種近乎病毒式的姿態,野蠻地席卷了所有社交媒體的服務器。
起初,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各大CG特效論壇和影視後期圈子。
“渲染得不錯,光影很真實,但粒子溢出有點明顯,模型邊緣還能看到鋸齒。新人作品?”
“樓上裝逼!這要是CG,我直播倒立吃鍵盤!你看那個實驗室背景,那個儀器的金屬反光,還有牆上那個標誌,哪個特效師會閒得蛋疼把環境細節做到這種程度?”
那個被圈出來的標誌,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記憶。
龍河大學!
“臥槽!臥槽!臥槽!那個標誌是龍河大學物理實驗室的!我上學期去做實驗還見過!”
“等等……龍河大學?就是那個搞出‘超級玻璃’的龍河大學?”
“我明白了!這根本不是CG!這是真的!他們真的把全息投影搞出來了!”
“我的天……繼‘超級玻璃’之後,龍河大學又點亮了‘全息科技’的技能樹?”
如果說之前的“發電玻璃”隻是讓公眾對龍河大學這家“網紅大學”刮目相看,那麼此刻,這段視頻的出現,則徹底引爆了整個輿論場。
熱議的焦點,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從“一塊堅不可摧的玻璃”這種具象化的產品,瞬間躍遷到了對“一個全新時代”的****。
全息時代。
這意味著什麼?
通訊、娛樂、教育、醫療、軍事……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遙遠幻想,而是已經叩響現實大門的未來。
這場網絡狂歡的背後,一股更深沉、更強大的力量,早已被驚動。
在普通人無法觸及的加密網絡中,一段經過多重加密和來源驗證的數據流,以最高優先級,被同時發送到了數個地理位置截然不同的絕密終端。
一份是視頻文件。
另一份,是關於“燭龍”超級玻璃在之前直播中所展現出的,那份超乎常理的強度測試報告。
文件的結尾,附上了一句簡短但分量千鈞的評估:技術來源確認,龍河大學。建議:最高級彆關注。
幾天後。
龍河大學。
午後的陽光溫暖和煦,校園裡彌漫著寧靜的學術氣息。
何宇站在校長辦公室的落地窗前,視線卻並未停留在窗外的景色上。
他在等。
他沒有看表,但心中卻有一個精準的時鐘在倒數。
終於,一陣低沉的、幾乎被校園背景音所掩蓋的引擎轟鳴聲,傳入了他的耳中。
來了。
一隊由純黑塗裝的重型越野車組成的車隊,如同一群蟄伏的鋼鐵巨獸,無聲無息地駛入了校園。
它們的行駛路線極其詭異,完美避開了所有主乾道和人流密集的區域,沿著一條幾乎無人知曉的內部道路,最終,精準地停在了何宇所在的辦公樓下。
沒有揚起一絲多餘的塵土。
車門推開。
空氣的溫度,仿佛在這一瞬間下降了好幾度。
何宇的瞳孔微微收縮。
走下車的,是幾位身著筆挺軍裝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