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華夏軍事博物館,中央展廳。
時間,上午九點整。
古老的銅鐘被敲響,沉渾的鐘聲在穹頂之下滾滾回蕩,壓下了現場數千名觀眾與線上億萬網民掀起的嘈雜聲浪。
寂靜降臨。
所有人的視線,都彙聚向了賽場正中央那塊足以遮蔽半麵牆壁的巨型主控屏幕。
光影流轉,一行蒼勁有力、充滿鐵血氣息的黑色大字,緩緩浮現。
【決賽主題:未來十年,華夏的空天盾牌】
臨場設計。
沒有更具體的參數,沒有更細化的要求。
這個主題,宏大到近乎虛無,又尖銳得宛如利刃,直指未來戰爭的核心。它考驗的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對未來十年全球軍事格局的洞察,是對科技發展脈絡的預判,更是對一個國家頂級戰略思維的終極拷問。
主題公布的零點一秒後。
賽場東側,“國防七子”高校聯盟組成的“夢之隊”陣營,爆發出了一陣壓抑卻高效的嗡鳴。
那不是人聲,是頂級設備進入全功率運轉的聲音。
“一組,【‘巡天獵隼’高超音速無人偵察機】,氣動布局推演,開始!”
“二組,【‘雷公’電磁軌道炮】,能源模塊小型化,數據建模!”
“五組,【‘金光’高能激光反導係統】,功率閾值與冷卻方案,立刻演算!”
七支團隊,七個攻關方向。
他們甚至沒有經過一秒鐘的討論,仿佛這個主題早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或者說,無論主題是什麼,他們都有著足夠的技術儲備和清晰的執行預案。
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每一支隊伍都代表著華夏科研領域的金字塔尖。他們如同七台被同時激活的精密戰爭機器,成員之間無需多餘的言語,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便能完成最複雜的任務交接。
數據流在他們麵前的個人終端上狂暴奔湧,複雜的三維模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無到有,迅速構建。
他們的動作,迅速、專業、冷靜。
每一個敲擊鍵盤的動作,都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感,向外界傳遞著一個清晰的信號:勝利,已是囊中之物。
直播的導播顯然深諳此道,鏡頭長時間地停留在他們身上,特寫給到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眼睛,給到那些飛速成型的、充滿科幻美感的未來武器雛形。
全場掌聲雷動。
評委席上,幾位肩扛將星的軍方大佬,看著這井然有序、成果斐然的一幕,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嚴肅的臉龐上,浮現出滿意的神色。
然而,當鏡頭依依不舍地從“夢之隊”身上移開,切換到賽場另一角,那個孤零零的【雛龍隊】席位時。
整個直播間的畫風,發生了180度的扭轉。
“不行!”
一聲斷然的否定,打破了雛龍隊席位上死一般的沉寂。
王浩的拳頭幾乎要砸在麵前那張空白的全息戰術板上,他盯著隊友們初步構想的草案,眼神銳利。
“空天母艦!這個目標太大了!在未來動輒毀天滅地的高能武器麵前,它不是堡壘,它就是一個懸在頭頂的、巨大無比的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