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的種子一旦種下,便以一種近乎野蠻的姿態,破土而出,直衝雲霄。
行動,便如雷霆萬鈞。
龍河大學最深處的保密實驗室內,空氣中彌漫著焊錫的微焦氣味與高能粒子冷卻時特有的、一絲絲臭氧的清新。
校長何宇親自坐鎮,他的身影在無數閃爍著數據流的屏幕前,構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特彆進修班”那群平均年齡超過七十歲的國寶級老教授們,此刻褪去了一身儒雅,化身為最嚴苛的工程師。他們戴著老花鏡,手中卻把玩著最新的三維模型,用浸淫了半個世紀的工程學直覺,為這個瘋狂的項目提供著最堅實的地基。
一旁,來自醫學院的頂尖專家團隊,則將人體每一寸肌理、每一根神經的奧秘,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化為一行行精準的生物學參數。
工程學、醫學、信息學……
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此刻發生了劇烈的、前所未有的化學反應。
第一台智能手術機器人【扁鵲一號】的原理樣機,以一種徹底違背了科研規律的速度,被強行催生了出來。
它靜靜地矗立在實驗室的中央,通體覆蓋著一層啞光質感的鈦鎢合金,流暢的線條充滿了力量感與未來主義的美學。
四條主機械臂如同蓄勢待發的鋼鐵巨蟒,安靜、沉穩,卻又蘊含著足以撕裂一切的恐怖力量。
而在那看似粗獷的臂膀末端,是截然不同的極致精細。
一個巨大的環形工具架上,陳列著上百種不同的微型手術工具。
有比發絲還要纖細百倍的神經吻合針。
有刃口寬度僅有幾個分子厚度的細胞分離刀。
有能夠在血管內壁進行作業的超微型旋切鑽頭。
這已經不是一台機器。
這是一個融合了人類對生命最深刻理解與對機械最高控製能力的、嶄新的造物。
“完成了。”一位老教授摘下眼鏡,用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聲音裡是壓抑不住的疲憊與亢奮。
何宇的目光從樣機上收回,他沒有太多興奮的表示,眼神平靜得可怕。
他知道,造出來,隻是第一步。
如何讓全世界都理解這台機器的真正意義,才是關鍵。
“進行模擬手術?”醫學院的院長提議,“我們可以準備最高難度的顱內動脈瘤剝離術,或者視網膜修複……”
“不。”
何宇乾脆利落地拒絕了。
“太專業了。”他環視眾人,聲音清晰而有力,“專業,就意味著門檻。普通人看不懂,他們隻能看到血肉模糊,隻能聽到我們自己的解說。他們無法直觀地、發自內心地、感受到那種超越極限的震撼。”
“我們需要一種更純粹的、更暴力的、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展示。”
“一種……藝術。”
何宇的嘴角,勾起一個意味深長的弧度。
他沒有選擇任何複雜的模擬手術,而是策劃了一場彆開生麵的特彆直播。
消息一經放出,全球的目光瞬間聚焦。
龍河大學,這個最近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東方學府,又要搞什麼名堂?
直播間開啟的瞬間,在線人數便以一種恐怖的速度開始飆升。
一百萬。
三百萬。
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懷著好奇、期待,甚至是不屑與審視的心情,湧入了直播間。
直播畫麵亮起。
場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沒有想象中的高科技手術室,沒有身穿白大褂的醫生,沒有躺著模擬假人的病床。
整個直播間的中央,是一片純粹的、深邃的黑色。
一束柔和的光從上方打下,照亮了唯一的“主角”。
一顆葡萄。
一顆晶瑩剔透、飽滿圓潤、甚至連果蒂都帶著清晨露水的新鮮葡萄。
它被一個極簡的支架托舉著,安靜地懸浮在半空。
“搞什麼鬼?龍河大學要直播吃葡萄?”
“這是最新的農業科技展示嗎?無土栽培?”
“我等了半天,就給我看這個?”
彈幕上,充滿了疑惑與不解。
就在這時,畫麵的一側,一個龐然大物緩緩滑入鏡頭。
正是【扁鵲一號】。
它那充滿科幻感的金屬身軀,在燈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澤。
全球數百萬觀眾的好奇心被徹底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