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龍河大學耗費巨資打造的生態奇跡——【“伊甸園”】,第一次向全體師生揭開了它神秘的麵紗。
園內,濕潤的暖風裹挾著泥土與植物的芬芳,在林間自由穿行,充滿了歡聲笑語。
王浩所在的【野外生存會】,正是在這裡,舉辦了一場慶祝公園落成的“24小時雨林露營”活動。
為了給社團的官方賬號漲粉,也順便賺取一些寶貴的宣傳積分,王浩將自己的個人終端調整至直播模式,一個標題極簡的直播間悄然上線——
《龍河大學新生的周末》。
起初,並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平平無奇的直播間。
直到幾分鐘後,算法將它推送給了第一批因為無聊而點進來的網友。
然後,一傳十,十傳百。
所有湧入直播間的人,都在屏幕前,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預想中那種鋪著格子餐布、擺滿零食飲料的溫馨野餐場景,根本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專業到令人頭皮發麻的畫麵。
鏡頭的主人公王浩,和他的十幾個同學,全部身著貼合身形的深綠色戶外作戰服,腳踩高幫防滑戰術靴,正在一片林間空地上,以一種近乎冷酷的效率,進行著某種建設。
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沒有任何多餘的交流。
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目的性。
隻見兩名身材高大的男生,用便攜式工兵斧,在幾分鐘內就處理好了數根堅韌的硬木,迅速搭建起一個穩固的三角框架。
另外幾名同學,手腕翻飛,將采集來的柔韌藤蔓,以一種古老而精妙的編織手法,將框架的每一個節點死死捆綁固定。整個過程,他們甚至沒有使用任何現代化的繩索。
半小時。
僅僅半小時。
一座足以容納十餘人,以巨大芭蕉葉為頂,具備完美防雨和通風功能的標準“A字型”庇護所,拔地而起。
鏡頭一轉,對準了庇護所不遠處的一條溪流。
溪邊,兩名女生正蹲在那裡。她們沒有嬉笑打鬨,而是熟練地操作著一套看起來極為精密的便攜式過濾設備。
設備的一端探入略顯渾濁的溪水中,另一端,清澈透亮的水流正源源不斷地注入軍用水壺。
其中一個女生甚至還拿出了一支小巧的檢測筆,在過濾後的水中蘸了一下,看到屏幕上亮起的綠色指示燈後,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直播間的彈幕,在經曆了短暫的死寂後,徹底瘋了。
“我是誰?我在哪?我點開的不是大學生活直播嗎?怎麼感覺像是在看特種部隊野外拉練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