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
這是一種,世界觀被人生生打碎,再用一種更高級,更瑰麗,也更殘酷的方式,重新拚接起來的劇痛!
這些天馬行空,光怪陸離,卻又偏偏自成體係,邏輯閉環的跨學科思維。
像一柄柄無情的重錘,狠狠地,砸在了他們那已經因為年齡和地位,而變得日趨僵化的知識體係之上。
羞愧。
一股,源自靈魂深處的,滾燙的羞愧感,在每一位專家的心頭蔓延。
如果說,與這群“怪才”少年們的交流,是對他們靈魂的震撼。
那麼,接下來,與周思民等龍河大學國寶級院士們的一對一深度交流,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酷刑”。
專家團的團長,那位來自歐洲航天局的頂級氣象學家,走進了一間獨立的會客室。
接待他的,是周思民院士。
沒有客套,沒有寒暄。
交流從一開始,就進入了最硬核的學術對撞。
當歐洲專家,還在為自己團隊,剛剛在“全球大氣環流模型”中,加入了一個全新的“平流層重力波參數”,而感到一絲自得時。
周思民隻是笑了笑,將自己麵前的一份研究草稿,推了過去。
“哦,關於重力波對高層大氣的影響,我們去年就已經結題了。”
“我們現在在研究的,是太陽風高能粒子流,是如何通過‘地球磁場重聯’效應,直接在地核內部,誘發‘超低頻地幔波’,進而,從星球內部,反向影響全球氣候的。”
轟!
歐洲專家的腦袋裡,仿佛有一顆炸彈,轟然引爆。
地核?
太陽風?
從星球內部,反向影響氣候?
這……這已經不是氣象學了!
這是天體物理!是地球物理!是粒子物理!
他這才驚恐地發現,當他們還在大氣層這個“二維平麵”上,小心翼翼地修修補補時。
龍河大學的這群老家夥們,早就在一個包含了宇宙、地心、高維信息的,更高維度的賽道上,狂奔出去了不知道多遠!
一整天,高強度的“學習”,結束了。
傍晚。
夕陽的餘暉,為整座龍河大學,都鍍上了一層,神聖的金色光暈。
“風神”專家團的團長,那位來自歐洲的科學家,身心俱疲。
他的身體,像是被抽乾了所有的力氣。
但他的精神,卻亢奮到了極點,雙眼之中,閃爍著一種,近乎於狂熱的光芒。
他找到了何宇。
他看著眼前這個,創造了這一切奇跡的年輕人。這個,憑借一己之力,將科學的邊界,推向了不可思議之境的青年。
他花白的胡須,在晚風中微微顫抖。
他張了張嘴,聲音,因為極致的激動,而顯得有些沙啞。
“何校長。”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
他抬起頭,目光中,充滿了無儘的敬畏,與最純粹的向往。
“這裡,根本就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黃昏中,擲地有聲。
“這裡,就是科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