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校長辦公室的空氣,因為那份懇求而變得粘稠。
校長的目光,緊緊鎖在周思民院士的臉上。那是一種混合了期盼、焦慮甚至是一絲卑微的眼神,完全不像是一位歐洲頂級學府掌門人該有的姿態。
周思民端坐著,神色平靜。
來之前,何宇校長的指示在他的腦海中再次浮現——“適當”地幫助一下這位“合作夥伴”。
何為“適當”?
直接參與對方最核心的“人造太陽”項目,似乎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範疇。
這無異於喧賓奪主。
更不符合龍河大學一貫的行事風格。
周老心中有了計較,他將目光從校長那幾乎要燃燒起來的視線中移開,語氣謙和到了極點,每一個字都經過了仔細的斟酌。
“校長先生,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他頓了頓,給了對方一個安撫的微笑。
“但我們的這批孩子,畢竟還隻是二年級的學生。”
“二年級”這三個字被他輕輕地強調了一下。
“他們這次來訪,主要的目的還是學習和交流。讓他們直接去參與‘人造太陽’這麼偉大的項目,恐怕能力還遠遠不夠啊。”
隨著周老的話語,校長眼中剛剛燃起的光芒,肉眼可見地黯淡了下去。那毫不掩飾的失望,幾乎要凝成實質。
周思民將這一切儘收眼底,話鋒不著痕跡地一轉。
“這樣吧。”
他身體微微前傾,這個細微的動作瞬間又將對方的全部注意力拉了回來。
“為了不辜負貴校的信任,我們可以讓幾個最優秀的學生,作為項目的‘輔助人員’參與進去。”
“學習學習你們的技術,打打下手。”
“您看如何?”
“輔助人員”這幾個字,如同一道赦令,瞬間擊中了蘇黎世校長的神經。
他幾乎是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因情緒劇烈波動而導致麵色漲紅,連連點頭,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可以!”
“當然可以!”
“求之不得!”
……
第二天。
“人造太陽”項目核心團隊的內部會議室。
這裡的氣氛比昨天更加凝重。
周思民院士為了讓自己的學生能夠“更好地輔助”對方,在會議開始前,親手將一份文件交到了項目負責人手中。
文件的封皮上印著一行小字:《可控核聚變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