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欣沅在這個小世界裡經曆了漫長而充實的人生旅程,最終活到了九十五歲高齡。
在這期間,她送走了太多人。先是太皇太後與世長辭,而後是太上皇也相繼離去,最後就連君臨都先她一步離開了這個塵世。然而,冉欣沅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孤獨和絕望,因為她身邊始終圍繞著孝順的兒孫們。
當年,年僅十四歲的冉皓宸繼承了皇位,成為了一國之主。從那時起,冉欣沅和君臨便放下了肩上的重擔,開始儘情享受起了遊山玩水的生活。他們時常帶著太上皇和太皇太後一同外出遊山玩水,領略大自然的壯麗美景。
有時候,倆人甚至會讓玄冥和紅妤悄悄帶著他們溜出皇宮,去體驗民間的風土人情。對於這些小小的“叛逆”行為,冉欣沅從不加以拘束,隻要確保安全無虞,就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玩耍。畢竟,人生在世,如果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該是多麼遺憾啊!
冉欣沅和君臨這一生共育有兩個兒子,分彆是冉皓宸和君悅然。幾十年來,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恩愛如初,始終堅守著彼此,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他們之間深厚的感情不僅令旁人豔羨不已,更是成為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除了冉欣沅和君臨之外,還有李晴晴夫婦以及方知意夫婦,他們同樣攜手走過了風風雨雨,直到白頭偕老依然不離不棄,始終保持著一夫一妻的美滿婚姻。這樣真摯純粹的愛情故事,在古代無疑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向往與憧憬。
秉持著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原則,君悅然同樣被冉欣沅與君臨挽留了下來,協助冉皓宸處理朝廷政務。每當他們出宮遊曆的時候,便會留下這二人在宮中彼此照應、相互扶持。
冉欣沅也言出必行,果真履行了當初的承諾。在她掌權執政期間,始終未曾對南臨和北臨發動任何軍事進攻行動。
在冉欣沅和君臨的共同精心治理之下,東臨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之景,國力日益強盛。然而反觀南臨和北臨,情況則大相徑庭。由於兩國皇帝明令禁止與東臨開展貿易往來,致使許多高產農作物無法引入本國。眾多百姓因此陷入饑寒交迫的困境,難以維持溫飽生計。
眼瞅著東鄰百姓的生活水平節節攀升,越過越好,可本國百姓卻仍掙紮在饑餓線上,連口飽飯都吃不上。更糟糕的是,南臨和北臨內部還接連爆發了為數不少的起義活動。儘管沒有來自外部的威脅,但層出不窮的內亂著實令兩國統治者頭疼不已。
待冉欣沅將皇位傳給冉皓宸之後,便毫不猶豫地將軍政大權全部移交到他手中。冉皓宸即位後的次年,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已然萬事俱備。此時的東臨國庫充盈,財力雄厚程度較往昔增長數倍有餘。如此一來,全然具備足夠實力支持冉皓宸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
冉皓宸在東臨可謂權傾朝野,牢牢把控著國家的財政大權。而他的弟弟君悅然則被封為護國大將軍,肩負著征討南臨與北臨的重任。這對兄弟分工明確,一個負責內政事務,確保國內經濟繁榮穩定;另一個則馳騁沙場,抵禦外敵入侵,保衛國家疆土完整。
君悅然自幼便跟隨冉欣沅夫婦學習武藝,經過多年的刻苦修煉,其武功造詣已然登峰造極。雖說未能將師傅所傳授的技藝全部精通,但至少也掌握了八九成之多。而且,冉欣沅時常會給這兩個孩子飲用一些稀釋過後的靈泉水。要知道,這靈泉水可是極為珍貴之物,具有神奇的功效,能夠大大提升習武之人的修煉速度。因此,君悅然練武之時往往事半功倍,進步神速。
此次出征之前,君悅然早已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大軍剛剛抵達南臨邊境時,守城的將領竟然二話不說就打開了城門,表示願意投降。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君悅然不禁心生疑慮,懷疑其中是否隱藏著什麼巨大的陰謀。於是,他小心翼翼地率領部下進入城中。
一進城,眼前所見的景象令所有人都大為震驚。隻見街道兩旁滿目瘡痍,一片荒涼破敗,到處都是餓得麵黃肌瘦的百姓,甚至還有不少屍體橫陳街頭。此情此景,實在是觸目驚心!
君悅然並非沒有到過東臨的邊關城鎮,儘管那裡的百姓生活水平無法與富庶之地相媲美,但起碼能夠填飽肚子,維持基本的生計。可如今這南臨的狀況,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一般淒慘。
在東臨,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擁有一份足以謀生的生計。即便是那些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老年人,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自食其力,過上相對安穩的日子。相比之下,這南臨的情況讓沒什麼經曆的君悅然唏噓不已。
他知道東臨能有如今這麼好的日子全都是他母皇和父君做的努力,每次他出去玩都能聽到一些東臨以前的狀況,當然聽的最多的是百姓對他母皇的愛戴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君悅然緩緩地踏入南臨邊關,一股悲涼之感撲麵而來。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那一幕幕令人心碎的場景。越往裡走越是淒涼。
一群餓得瘦骨嶙峋的老人和孩子們,他們麵容憔悴,眼神空洞無神,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不僅如此,整個邊關地區的人們無一不是呈現出一副難民般淒慘的模樣。那些士兵們雖然比普通百姓看起來稍微強壯一些,但與東臨那邊的普通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他們身上破舊的盔甲勉強遮蓋著身軀,手中握著的兵器也是鏽跡斑斑。
而此時,南臨守邊關的那位將領正目光凝重地注視著東臨方向。當他看到東臨之地的人們個個都是膀大腰圓、體魄強健之時,心中不禁湧起一陣苦澀。
然而,正是因為目睹了這般鮮明的對比,他越發堅定了自己之前所做的那個艱難決定——即便這個決定可能會讓他背上千古罵名,他也在所不惜,隻為保住這座城池裡所有百姓的性命。
突然,從那位將領口中傳來一聲聲悲切的哀求:“大將軍!求求您救救他們吧!”
“您睜開眼看看這些可憐人啊!他們都快要被活活餓死了,請大將軍發發慈悲啊!”
“我願以我的項上人頭擔保,懇請大將軍能為他們網開一麵,法外施恩呐!”這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喊,如泣如訴地道出了南臨邊關百姓內心深處無儘的悲哀。幸運的是,這裡還有這樣一位心係民眾的好官,否則真不知這些苦難中的人們將會麵臨怎樣悲慘的命運。
那些百姓親眼目睹他們的將領竟然能夠為了保護他們而做到這般地步,心中原本就充滿了對將領的感恩之情。此刻,這份恩情如同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瞬間淹沒了他們的內心。於是乎,所有的百姓不約而同地紛紛雙膝跪地,齊聲懇求君悅然高抬貴手,放過他們敬愛的將領。
人群之中,一位年歲略長、麵容滄桑的老者奮力擠出人群,聲嘶力竭地向著君悅然大喊道:“大將軍啊,請您發發慈悲吧!我們真的不能沒有程將軍啊!請您不要取走程將軍的性命啊!我們願意任憑您發落,隻求您千萬彆將程將軍剛才所說的話放在心上呀!”
君臨靜靜地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眼前這一幕感人至深的場景。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人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為程將軍苦苦哀求,他不禁對這位將領心生更多的敬意。
能夠令這些百姓在麵臨如此巨大恐懼之時,依然義無反顧地為其求情,足見這位將領平日裡深得民心,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想到此處,君悅然猛地抬起頭來,目光如炬地掃視了一圈在場的眾人,然後運足中氣,大聲說道:“好了!都給本將軍起來吧!本將軍何時說過要砍掉他的腦袋啦?既然你們已經選擇了投降,那麼從今往後,你們便是我東臨國的子民。
本將軍向來賞罰分明,定會對你們負責,會和對東臨子民一樣對待你們,本將軍替我東臨的皇上承諾會對你們一視同仁!”
聽到君悅然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程衛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愕地望著她。他原以為今日自己必死無疑,甚至已經做好了慷慨赴義的準備。
然而,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君悅然不僅饒恕了他的性命,而且還大度地接納了所有投降之人。這一刻,程衛的心情猶如坐過山車一般,從絕望的深淵一下子躍上了希望的巔峰。
當君悅然那鏗鏘有力的話語傳入眾人耳中的瞬間,在場的每一個百姓都像是被觸動了內心最柔軟的弦一般,情緒如決堤的洪水般噴湧而出,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下。一時間,悲慟的哭聲此起彼伏,似乎響徹了整個城池。這些飽受苦難折磨的百姓,心中積壓已久的痛苦、絕望和無助在此刻化作了滾滾熱淚儘情流淌。
而在人群之中,程衛更是激動得難以自抑。他噗通一聲雙膝跪地,朝著君悅然大磕響頭,口中高呼:“多謝大將軍!您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啊!若不是您大發慈悲給了我們這一條活路,隻怕我等早已死無葬身之地了。”說到動情之處,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也不禁哽咽起來。
其實,即便日子過得再艱難困苦,哪怕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程衛原本也從未有過直接投降的念頭。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直以來他們所依仗的南臨皇竟然如此絕情絕義,就這樣輕易地將他們棄之不顧。
正當所有人都準備好赴死的時候,君悅然宛如從天而降的救星出現在他們麵前,帶來了生的希望與曙光。
此時此刻,其餘的百姓們也如夢初醒,紛紛效仿程衛向著君悅然下跪磕頭,並齊聲高喊:“多謝大將軍救命之恩!多謝大將軍……”感激之聲不絕於耳,回蕩在城池內。
喜歡快穿抱大腿後人生開掛了請大家收藏:()快穿抱大腿後人生開掛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