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飯團三明治?”
看著麵前長得和“五漢”三鮮豆皮有8分像的食物,夏鳴終於點了點頭。
“相比前麵那些,這倒也算的上一道正式的料理了。”
看著他用筷子戳了戳三明治的表皮,一旁的主持人立馬來了精神。
沒辦法,大廚那邊實在太客氣了,就算最後給黑牌,也會說出一些比較好的地方,光頭夥夫稍微有點凶,說的話也沒有夏鳴尖銳。
至於宴席研究生,她吃的很平淡,基本不發表看法,前麵的食物裡麵那道愛拚才會贏的「油炸冰淇淋吐司」,她思考再三後給了通過。
但結果就是按照投票來看,這道菜沒有通過。
反觀夏鳴這邊,本身的行為比較突出,而且你問他,他有理有據,雖然沒吃,但說的與製作過程基本沒有差彆。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依然保持了100%的結果一致率,很多觀眾,就是被他的行為所吸引,才留在直播間的。
此刻,感覺到夏鳴對麵前這道菜有了點興趣,主持人忙跑了過來。
“川渝冰火魔廚,我看你準備動筷子了,是這道料理有什麼說法嗎?”
夏鳴看著鏡頭點了下頭。
“之前的料理,要麼輸在基礎創意上,要麼輸在製作過程上。”
“就例如那個「蟹味兩麵黃」,本身想法沒問題,但兩麵黃用方便麵製作時,沒把握住火候,底下煎的過了一些。”
“更彆提上麵的蟹黃,用的是蟹黃味的豆子,一點處理都沒有,那東西是拿來當零食吃的,你放到菜品裡麵,就顯得太硬了。”
“還有那個「鹹魚三層蘇打餅配氣泡水」,先不談口感上,酸甜的棗糕,搭配鹹魚餡,那種怪味的衝突太強,就隻說這道料理的三個口味層,隻有一個真的經過了調味,就能直接判它死刑。”
“鹹魚用的是豆豉鯪魚,那東西確實味道不錯,但他沒任何加工就疊進去了,棗糕也沒做加工,蘇打餅還是現成的。”
“唯一加工的,就是底下蘇打餅與食材之間的一層薄薄的手抓餅皮,你告訴我,這東西和我咬一塊蘇打餅,咬一口手抓餅,吃一口豆豉鯪魚,然後吃一塊棗糕,有什麼區彆?”
“這麼麻煩,我為什麼不把這四個東西分開吃,然後單獨喝氣泡水?我是很閒嗎?”
說到這,夏鳴歎了口氣。
“之前唯一能算的上料理的,隻有那個「油炸冰淇淋吐司」,吐司外麵裹了一層水粉糊(澱粉+水),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用雞蛋糊,可能是沒有吧~”
其實,當時感受到這時候,夏鳴其實已經大概明白了狀況,所謂的新品試吃,大概率就是複活賽的一種形式。
從之前料理的局限性來看,這場複活賽,大概率是需要選手用半成品製作食物,再結合前麵都是方便麵...
夏鳴其實已經猜到了,這場比賽的主題,是小超市或者便利店。
“不過,他在最後還是補上了一層很薄的蛋黃醬,就是這個蛋加了鹽,結合前麵沒有用鮮雞蛋,我有理由懷疑他用的是鹵蛋或者是鹹蛋黃。”
“本來這樣做搭配冰淇淋也有好味道的,但可能是水粉糊用的不熟練,預製吐司都炸乾了,冰淇淋再好吃,這東西也沒意義了...”
聽著夏鳴侃侃而談,主持人眼睛也是一亮。
無他,因為導播告訴他,直播收視率漲了。
“那川渝冰火魔廚選手,麵前這道料理呢,它和之前的有什麼不同?”
夏鳴用筷子再次戳了戳,然後緩緩開口。
“你看,這道「三鮮飯團三明治」,它的最外層是一個類似鍋巴的厚飯皮,從味道和米的質感判斷,這一層大概率用的就是飯團裡的飯了。”
“這它沒直接用米飯,這個飯裡麵應該是加入了澱粉,一點鹽,還有切的很小的熱狗丁,最後過油煎製的。”
“他底下這個三鮮,應該是蟹肉棒,午餐肉,豆豉鯪魚,但這個豆豉鯪魚看顏色應該是煮過,這是為了去除多餘鹽分,好搭配其他兩個食材。”
“最關鍵的是,他在裡麵放了一點點菜葉,看成色是二次過油的,嚴重懷疑是某個超市盒飯裡麵薅了一片出來,做了配切。”
說到這,夏鳴終於當著鏡頭的麵,拿起了這份料理,然後咬了一口。
閉著眼睛感受了一下,夏鳴繼續說道。
“蟹肉棒綿柔,午餐肉用油煎過維持肉感,豆豉鯪魚切成丁保證咀嚼感,將這些東西混合以後,加了其他調料重新炒製,最後補上菜葉,做成餡料。”
“有意思的是,他最後在三鮮料和厚飯皮之間,墊了一層「玉子燒」,就是盒飯裡那種,緩衝了一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