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白。
洪元已然啟程。
這已是三日後的清晨,薄霧朦朧,通往清徐縣的官道上,道路坑坑窪窪,多處積水,頗為泥濘。
馬蹄聲‘噠噠’作響。
一匹毛色雜亂的馬背上,洪元左手握持酒壺,右手拿著一冊書,意態閒適的仰躺於馬背。
他雙腿如鐵箍兒般夾緊馬腹,整個人隨著馬兒前進,身形起伏不定,看似隨時都會摔個狗啃泥,實則穩如老苟。
出發這麼著急,自是因為趕著吃席。
所謂吃席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洪元腦子就很健康。
若是娶妻的話,正席自是定於黃昏,可黃龜齡屬於納妾,為防止與正婚衝突,席麵就會改成早上或中午。
多半是中午。
洪元不得不趕早一點,錯過了給好兄弟父子倆送合家歡的機會,那就太失禮了。
座下這匹馬算不得好馬,但勝在穩當識途,任憑馬兒奔行,洪元翻動著手中的劄記。
當然就是楊二虎交給他的,那本李真人的手劄。
三天來,洪元已經翻閱過多次,倒背如流,此刻路途無事,再次打開佐酒。
“武者之道,始於壯體養血,而得剛柔之勁。”
“剛勁如金石崩裂,直來直往,摧枯拉朽。柔勁似流水綿長,或卸或引……”
洪元喝了口酒,這手劄記述不難理解,武者初入真勁,勁力暴烈,發如雷火,難以遏製,此為剛勁。
待得修煉日久,逐漸馴服剛勁,勁力轉柔化為一股綿力,巧力,是為柔勁。
勁力變化第二層‘收發自如’也可稱之為‘剛柔互濟’!
“先師‘龍虎’有雲: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什麼變化?
當然就是‘入微’了!
“運勁入微,法門頗多,或螺旋鑽透,或隔空淩虛,或透骨傷內,或飛絮如針……此乃勁力運用之巧,存乎一心。”
在這幾排字下麵,還有大篇幅的小字批注,乃是李真人多年修行所得,講述了熬力入勁,剛柔互濟之類的技巧,經驗。
以及關於入微的種種要點和自身經曆,在最後,李真人將入微總結為一句話:
運勁如抽絲!
洪元點了點頭,勁力如繭殼,如果對自身勁力掌馭做到了抽絲剝繭的程度,自然就能在勁力上玩花樣,搞出些飛絮勁,纏絲勁,隔空,透骨一類的技法。
“這部李真人的手劄,才是伏虎門最為核心的秘傳,也是降龍門,蒙嶽夢寐以求之物。”
“可惜!”
洪元歎息一聲,麵帶一絲遺憾。
伏虎門師承龍虎上人,其實也有入微之法。
入微之後,可將伏虎勁轉為‘虎煞裂山勁’!
但降龍門並不清楚的是,李真人死得太突然了,以至於關於‘虎煞裂山勁’的核心訣竅,他根本沒來得及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