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夜宵的眾人回去睡覺,明天還有比賽,要好好休息,不是嗎。
依然他們這個四人組的實力對於這裡的土著就是碾壓級的,但是林雨霞與陳也在這裡不是嗎。
“nixiankaide”
隻能這麼說了【強行解釋一波】。
眾人在床上睡下,不過橄欖感到非常的不安。
“為什麼埃內斯托會在救援現場”
“為什麼陳與林雨霞會遇襲”
“為什麼埃內斯托看我那麼怪”
“為什麼爆炸襲擊造成的傷亡那麼少”
“為什麼陳能在向我發出信號後失去意識”
“為什麼……”
大量的疑問在橄欖的潛意識中盤旋著,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但這樣對於他人的懷疑一直根植於橄欖的意識。
或許橄欖覺得自己有些警惕過頭了,但警惕是生存的必須。
總之,橄欖的警惕讓他有些難以入睡,但他並不敢服用安眠藥,這些質疑雖然有些可以用巧合來解釋。
但似乎巧合有些太多了。
他不會懷疑巧合可能會出現這麼多次,但是,概率是一個問題。
在徹底明晰是不是巧合之前,還是警惕些的好。
橄欖決定站崗。
他從床上爬起來,走到了客廳中,坐到了沙發上。
不過潛意識似乎並不打算放過他,大量的問題仍然在大腦中盤旋著,衝擊著。
“為什麼恐怖分子會選擇襲擊陳林這兩個與他們沒有利益糾葛的人”
“為什麼我聽見了明顯的爆炸聲,甚至房子被炸塌了陳林二人卻沒有受什麼傷”
他作為一個醫生,尤其是參與了多次人道主義救援行動的醫生,他非常明白人被埋壓的廢墟下會出現什麼傷勢。
當陳和林雨霞除了可能出現的擠壓綜合征外,一點外傷都沒有,僅有的擦傷甚至隻是在向外搬運的時候擦出來的。
即使沒有外傷,也該有內臟損傷,但是根據兩人回傳的超聲圖像等影像學檢查來看,沒有任何的內臟損傷,根本不像是受到了任何衝擊的樣子。
但是沒有受到衝擊為什麼又會暈倒,這並不像是什麼缺氧導致的,那種環境不該在30分鐘內氧氣耗儘才是。
更何況就救援到達的速度,估計連20分鐘都沒有。
這些疑慮在他的腦海內盤旋著,他決定要做些什麼。
他決定將這些疑慮化作警惕性的一部分,對象?自然是指向了真正的玻利瓦爾人組織與埃內斯托。
他思來想去,可能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狀況有,恐怖分子將陳與林雨霞騙到了地下室,或者什麼安全屋裡,然後將向通風係統內混入吸入性麻醉劑。
最後炸塌房屋,關閉通風係統,這樣,陳與林雨霞才有可能在缺氧與吸入性麻醉劑的雙重作用下昏迷。
但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讓二人無法參賽,但為什麼不用更簡單的方式?
或者是她們二人招惹到了什麼隱秘性質的恐怖組織遭到報複?
也不對,為什麼不滅口,直接炸毀房屋雖然很可能無法直接殺死二人,但起碼能拖到這次大獎賽結束,二人返回龍門。
疑點太多,信息太少,無法做出準確的推理,橄欖選擇了放棄,以警惕來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