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呦,看看這是誰啊,到我家來做什麼?”
歐陽平剛進屋,陳建國就陰陽怪氣的來了這麼一句。
“……”
歐陽平有點不明所以。
林秀芳拍了陳建國一下道:“哎呀,說什麼呢你,來阿平,快坐下喝茶。”
“好的嫂子。”歐陽平應道,有點拘謹的在陳建國對麵的沙發上坐下,用餘光暗自觀察著陳建國。
而陳建國則是隨意瞟了他一眼,然後賭氣的冷哼一聲偏頭不看他。
要說陳建國為何會如此,一句話概括就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有時候,男人之間的勝負欲就是這麼突然。
突然到陳建國突然就想和歐陽平比一下到底誰更“強”。
然後他沒比過,剛開始還好,但進屋後他是越想越氣,越想越氣。
(`へ′):我怎麼就不能多堅持一會呢,想我陳建國,縱橫棋場幾十載,誰讓我吃過這麼大的“虧”。
不行!等他進屋後我要好好還他以顏色。
然後……就是現在這般情形了。
當然,陳建國還不至於就因為這點“小事”而不待見歐陽平,賭氣了一會後他還是主動開口問道:“話說阿平你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還有,你去參軍後沒多久安安這丫頭也離開了平南,那時候我還跟我爸說要是她還在平南就把她接來我家住一段時間,結果去村長家的時候發現安安她早就離開了。”
既然陳建國肯開口說話,那就證明剛才的事也就過去了。
歐陽平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很快就回答道:“大哥,說起這事就說來話長了,是這麼回事,當年……”
接下來,歐陽平向陳建國講述了自己的過往。
原來,歐陽家當年在京城也算是一個大家族,子弟眾多,商、政都有涉獵。
論底蘊雖然不及京城現在的那四個古老世家,但也和早年發跡的冷、李、沈三家差不多。
但彼時恰逢“十年動蕩”開始,歐陽家一個仇敵攀上了更高層的人物,設計陷害了歐陽家,搞的歐陽家家破人亡,子弟十不存一。
就連歐陽平和歐陽安安的父母也死在了那場動蕩之中。
家族的人死的死、逃的逃,還剩下的大抵不過是一個流放……好吧,大抵不過是成為了下鄉知青的一員。
歐陽平的爺爺奶奶放心不下他們兩個孩子,於是就帶著倆孩子逃離了京城。
這一路上四人是風餐露宿,盤纏也所剩無幾,老兩口隻得帶著他們兩個到處求人收留。
“我們老兩口就算了,但我孫子和孫女還小,你們能發發善心,幫幫忙好嗎?他們倆都很懂事的,還能幫你們做活,隻要給他們倆一口飯、再給地方遮風避雨能睡覺就行。”
這是歐陽平爺爺奶奶的原話。
但當時的情況大家都懂,大部分人自己家都吃不飽飯,誰還願意收留這種“破落戶”。
更何況,萬一以後東窗事發,那不就自討苦吃嘛。
再加上歐陽平和歐陽安安一直哭著不願意和他們分開,老兩口也沒辦法,隻能帶著倆孩子繼續往更偏的地方走。
至於為什麼,因為“天高皇帝遠”,沒準再偏僻一點的地方,那裡的人都不知道京城的動蕩,能好心收留他們呢。
兜兜轉轉,最後,老兩口帶著倆孩子來到了平南。
後麵的事大家也都清楚了,好心的老村長收留了他們。
雖然知道的不多,但其實,老村長也是知道他們是來避難的。
至於為什麼他還願意收留歐陽家祖孫四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熱心、心善,以及家裡也算有點餘糧,負擔得起祖孫四人的口糧。
雖不說讓他們頓頓吃到飽,但好歹能有點東西果腹不是。
再說了,平南離京城這都好幾千裡的路,誰能知道他們祖孫四人的下落。
而老村長給他們提供的房間雖不大,但也能擋風遮雨,祖孫四人這下也好歹有了個落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