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國他們最後還是沒有把事情挑明,畢竟陳時奕也是靠自己本事賺到的錢,反正隻要陳時奕沒走上歧途,那他們就不會過問的太清楚。
至於網文收入不穩定這方麵,陳建國和林秀芳也不是很在意。
老實說,雖然二老過得節儉,但陳家其實並不貧窮。
隻是陳建國和林秀芳以前一直擔心自己兩個去了,自家孫子沒辦法賺錢養活自己。
所以二老平日裡多有節省,那些節省下來的錢全都被他們存進了銀行,積少成多。
除此之外,還有兒子兒媳故去程建業給的那筆賠償款。
二者相加,即使後麵陳時奕的病沒有好,在家裡待一輩子,那筆錢也夠陳時奕用的了。
不說保他大富大貴一輩子,至少吃喝不用愁。
更彆提還有後麵歐陽平贈送的那10%的股份。
總而言之,陳時奕賺不賺得到錢、賺多賺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做什麼。
人這一輩子短短三萬多天,到頭來連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都不清楚,那這段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閒下來是會廢的,總得找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做。
如果你在做感興趣的事的同時,還能賺些零花錢養活自己,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
重陽節過後,陳時奕的生活回歸原樣。
嗯,這麼說好像也不太對,細微之處還是有些變化的。
比如說爺爺奶奶的笑容更多了。
如果說之前陳建國和林秀芳每天最多隻笑十次,那現在他們倆每天至少要笑十二次。
當然了,這隻是個比喻。
反正陳時奕隻覺得爺爺奶奶一下子就放鬆了許多,臉上的笑更加自然,更加地發自內心。
這讓陳時奕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他覺得就是有了他的“口腔潰瘍治療法”,這才緩解、甚至解開了二老心底的陰霾。
所以爺爺奶奶才像重活了一世一樣。
而實際上呢?
他這法子確實讓陳建國和林秀芳發泄了心中的部分悲痛,但這些不是二老心情變好的最主要原因。
歸根結底還是二老覺得他長大了、成材了,成了個大作家,能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了。
有人說:網文作家算什麼作家,充其量就是個網絡寫手。
但在二老麵前都不管用。
反正我孫子就是作家,大作家!說出去彆人都得驚呼三聲!倍兒有麵子!
當然了,既然陳時奕想保密,二老也不會大嘴巴把這事拿出去胡吹亂吹。
彆說是一個小鎮的熟人鄰居,就算是程建業和冷芸,二老都不打算告訴他們,除非陳時奕不想隱瞞了,不然他們倆死都不會說。
藍翠萍也是一樣。
可他們誰又知道,程建業才是早就知道陳時奕寫網文這事兒的。
而且他還下場打賞了不少大額禮物。
不過程建業也替陳時奕保密著,就連自家的老婆大人他都還沒告訴。
至於前麵提到過的,陳時奕冥冥之中的那個感覺。
實際上預感沒有錯,但陳時奕會錯了意。
“等他病好那天,也就是陳建國和林秀芳離開的那天。”
其實不是二老故去,而是他們放開雙手,讓陳時奕去麵對外麵的世界。
陳建國和林秀芳確實放不下兒子兒媳的死,也正是因為陳時奕的存在,二老才撐到了今天。
要是沒有程樂樂的存在,二老可能真會想陳時奕想的那樣:等他的病好了,二老撐著的那口氣消了,他們倆可能真就會撇下陳時奕去下麵找兒子和兒媳去。
但事實卻是:在那個蟬鳴一夏,陳時奕在遇到了那個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的小姑娘。